[实用新型]一种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635.X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6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天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盛际丰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向 构件 变形 检测 夹持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属于检测技术领域。该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包括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上端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上顶杆,所述上顶杆的顶端抵紧在墙顶上,所述外套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外套杆的下端内部活动设有下顶杆,所述下顶杆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下顶杆的底端通过万向球座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抵紧在地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上顶杆的高度,能够卡紧安装在不同层高的建筑中,能够快速对外套杆进行竖直调整,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竖向构件的变形检测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竖向构件会承受建筑物的绝大部分重量,因此,需要对竖向构件的变形进行严格检测,目前在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竖向构件变形检测时,需要在同一竖直线上对激光测距仪进行上下移动,来测定不同高度处的竖向构件的变形数据,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通过施工员用铅锤标定竖直线,再以铅锤标定竖直线为基准手动移动激光测距仪至不同高度来获取竖向构件的变形数据,但是,在移动过程中,铅锤会受到扰动而产生摆动,因此激光测距仪的位置精度无法保证,且每次移动激光测距仪后,都需要铅锤保持静止才能进行检测,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旨在改善竖向构件变形检测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包括
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上端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上顶杆,所述上顶杆的顶端抵紧在墙顶上,所述外套杆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驱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外套杆的下端内部活动设有下顶杆,所述下顶杆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下顶杆的底端通过万向球座与顶板连接,所述顶板抵紧在地板上。
优选的,所述外套杆的侧面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通过滑块连接有用于安装检测设备的安装台。
优选的,所述外套杆的底部一侧还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的端部通过连接绳固定有铅坠,所述底板表面上设有对铅坠进行定位的同心圆环。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与外套杆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外壳的底部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外壳内转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转动安装在外壳一侧的蜗杆啮合,所述下顶杆为螺纹杆,且下顶杆与蜗轮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穿出外壳并连接有驱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上顶杆的高度,能够卡紧安装在不同层高的建筑中,能够快速对外套杆进行竖直调整,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竖向构件的变形检测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竖向构件变形检测用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天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市天润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
- 下一篇:一种路面材料强度检测装置用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