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250.3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国;王强;郑重建;沈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倍力(昆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码头 卸料 除尘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包括漏斗架以及架设在漏斗架上的漏斗体,漏斗体由上下分布的上漏斗和下漏斗组成,上漏斗的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位于对立面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侧壁外设有与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上的洁净空气出风口和位于侧壁外的循环风装置上的进风口相连通,除尘装置上的出尘口和下漏斗的内腔相连通,循环风装置的循环风出风口朝向上漏斗的内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止码头接卸作业中粉尘飘扬,进而符合环保要求的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头上的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码头上的接卸料漏斗基本上均为简单的单层结构形式,没有除尘装置,在抓斗装卸作业时,大量粉尘在作业中心附近随风向变化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尘飘扬,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往往超出环保要求的扬尘标准。随着国家和居民对环保的要求的逐步提高,现有漏斗形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带有循环风进行除尘的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循环风进行除尘的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包括漏斗架以及架设在所述漏斗架上的漏斗体,所述漏斗体由上下分布的上漏斗和下漏斗组成,所述上漏斗的四个侧壁中至少有两个位于对立面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侧壁外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上的洁净空气出风口和位于侧壁外的循环风装置上的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除尘装置上的出尘口和所述下漏斗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循环风装置的循环风出风口朝向所述上漏斗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漏斗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位于所述检修口两侧的所述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上的洁净空气出风口和所述循环风装置上的进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位于对立面的两个所述循环风装置的循环风出风口相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漏斗架的底部设有可移动轮胎,所述漏斗架的底部还设有升降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设有若干朝下导风的导向条。
进一步的,所述上漏斗和下漏斗之间通过格栅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上漏斗和下漏斗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漏斗的每一个侧壁的内壁上都均匀布置有防撞条。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一个带风机的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中的过滤室和所述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除尘器中清洁室上的洁净空气出风口和所述循环风装置相连通。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能够将装卸物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通过除尘装置和循环风装置及时有效的收集到漏斗内,从根本上解决了漏斗装卸带有粉尘的物料过程中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循环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码头接卸料的除尘漏斗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倍力(昆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恩倍力(昆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可循环式化学除油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搅拌絮凝装置的污泥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