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9055.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郑铮华;朱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接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涉及铁芯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若干个“E”形结构的铁芯片叠压设置而成,每个铁芯片包括有一个竖直部和三个横向部,所述本体的横向部端面设有短路环,所述横向部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短路环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限位块以及限位盖,所述限位块上挖有供短路环插入的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槽相向的一端开有滑动槽,所述限位盖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当短路环插入至限位槽内时,滑动限位盖,使得限位盖朝向滑动槽槽内的一端与短路环接触,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加强铁芯在吸合的过程中使得短路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
背景技术
目前,接触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芯,静铁芯,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25345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包括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包括若干“E”形结构的铁芯片叠压设置而成,每个铁芯片均包括一个竖直部和三个横部,所述铁芯本体的横部端面设有短路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短路环卡于卡槽中固定,由于固定效果有限,而铁芯在吸合的过程中又会产生较大颤动,久之容易导致卡槽中的短路环固定松动从卡槽中脱出,影响接触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其能够加强铁芯在吸合的过程中使得短路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不影响接触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铁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若干个“E”形结构的铁芯片叠压设置而成,每个铁芯片包括有一个竖直部和三个横向部,所述本体的横向部端面设有短路环,所述横向部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短路环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有限位块以及限位盖,所述限位块上挖有供短路环插入的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槽相向的一端开有滑动槽,所述限位盖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当短路环插入至限位槽内时,滑动限位盖,使得限位盖朝向滑动槽槽内的一端与短路环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限位盖,使得限位盖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移动,再将短路环安置于限位槽内后,将限位盖向靠近限位槽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盖于插入至限位盖内的短路环接触以限制短路环的移动,具有加强铁芯在吸合的过程中使得短路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部朝向限位块的一端开有供限位块插入的插入槽,滑动所述限位块向靠近横向部的方向移动,当限位块完全插入至插入槽内后,限位块与横向部的外侧齐平,所述限位块背离所述插入槽槽口的一端一体生成有阻挡块,所述横向部上开有插入至阻挡块插入的阻挡槽,所述阻挡槽的槽口处开有保护槽,所述保护槽内滑动连接有堵住阻挡槽的保护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铁芯相互组合成铁芯件时,位于首位与尾部的铁芯可通过拉动限位块,将超出限位槽部分的短路环插接进限位块内,并通过限位盖对短路环进行固定,当无需使用时,可以将限位块收回至插入槽内,避免限位块在不使用时与其他元器件进行触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块朝向保护块的一端设置为弧面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块的弧面端具有引导阻挡块插入至阻挡槽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块背离阻挡槽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条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未经乐清市上铁冲压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9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范围输入电压高精度恒流源电路
- 下一篇:自动适应内径测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