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光电传感系统及指纹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7167.2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3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炉;李威;罗亮;刘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G02B3/08;G06K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透镜 准直器 光电 传感 系统 指纹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光电传感系统及指纹识别装置。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包括:基板,其上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基板上表面不透光;微透镜,与所述微孔的位置相对应,用于汇聚光线。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能够在保证准直角的前提下减小准直器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准直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光电传感系统及指纹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屏下指纹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手机中。屏下指纹识别的原理如下:利用发光层发出光线照射到指纹,所述光线在指纹处经过反射到达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对所述反射光线进行识别以获得指纹信息。光线在指纹处经反射后形成的反射光是漫反射光,需要经过准直并过滤杂光才能够在图像传感器上成像,常见的准直结构有微孔阵列、光纤阵列加上感光芯片COMS的结构。然而,这两种准直器的厚度都比较大,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光电传感系统及指纹识别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准直器厚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包括:基板,其上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基板上表面不透光;微透镜,与所述微孔的位置相对应,用于汇聚光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由不透光材料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还包括:遮光膜,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表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为菲涅尔透镜或二元衍射元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设置于所述微孔内部或上方。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微透镜由柔性材料或透明可塑材料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孔内表面设置有不透光薄膜。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电传感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用于对光线进行准直;非CMOS的薄膜晶体管图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下方,用于对所述准直后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图像传感器为一体化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显示屏;本实用新型所述光电传感系统,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下方,用于指纹识别。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光电传感系统及指纹识别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包含有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因此,在准直角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相对于现有准直器厚度更薄;
所述微透镜可以采用菲涅尔透镜实现,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所述准直器的厚度;
所述微透镜可以设置于所述微孔内部,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所述准直器的厚度;
所述光电传感系统中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能够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图像传感器进行一体化设计,有利于进一步减小所述准直器的厚度并防止所述准直器与图像传感器之间产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指纹识别装置中采用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所述微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能够接收到更多光线,从而扩大了指纹识别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微透镜的准直器于一实施例中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7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流量计用夹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空玻璃生产线合片单元密封传输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