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6077.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3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卜祥珍;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卜祥珍 |
主分类号: | A47B81/00 | 分类号: | A47B81/00;A47B91/06;A47B97/00;A47B88/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影像 科光片 存放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柜体平分成3层,每层上部均设有隔板,隔板为网状结构,隔板下方设有海绵层,每层海绵层下方均设有多个文件袋,且每层隔板下部均设有抽屉,所述抽屉外部设有抽屉拉手,抽屉两侧设有个对称分布的滑槽和滚轮,且滑槽在柜体内。该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柜体被分成三层,每层可以将人体不同结构的摄像科光片进行分类存放,每层内设置的文件夹上部贴有便签条,文件夹内可以单独存放光片,提高了医护人员在二次查找和整理时的效率,冷凝管及防尘套的使用可以降温防尘,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光片信息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片存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medical imaging system)和医学图像处理(medical image processing)。前者是指图像行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做模式分类等等。
由于在空气中摄像科光片会氧化,长期放置空气中光片会模糊,导致光片的失效,不利于医学信息的保存,存放时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到光片质量,且长期存放容易落下灰尘,叠放在一起也给在医护人员找光片时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存在着存放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损坏医学信息和不易分类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柜体平分成3层,每层上部均设有隔板,隔板为网状结构,隔板下方设有海绵层,每层海绵层下方均设有多个文件袋,且每层隔板下部均设有抽屉,所述抽屉外部设有抽屉拉手,抽屉两侧设有个对称分布的滑槽和滚轮,且滑槽在柜体内。
优选的,所述柜体下端对称安装有2个底座。
优选的,所述柜体内每层均四周设有液体腔,且液体腔内装有水 。
优选的,所述液体腔内侧设有防尘套。
优选的,所述防尘套中部设有拉链结构。
优选的,所述抽屉与柜体为滑动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文件袋一侧上方贴有便签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柜体被分成三层,每层可以将人体不同结构的摄像科光片进行分类存放,每层内设置的文件夹上部贴有便签条,文件夹内可以单独存放光片,提高了医护人员在二次查找和整理时的效率,冷凝管及防尘套的使用可以降温防尘,减少了外界环境对光片信息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隔板与海绵层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滚轮和滑槽与抽屉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影像科光片存放设备文件夹结构图。
图中:1、柜体,2、隔板 ,3、抽屉 ,4、抽屉拉手,5 、底座 ,6、水,7 、液体腔,8 、防尘套, 9、海绵层,10 、滚轮,11 、滑槽 ,12、文件夹,13、便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卜祥珍,未经卜祥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6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标机的收卷辊放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单板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