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4626.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临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 后排 乘员 正面 气囊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包括座椅骨架和安装在座椅骨架上的气囊模块,还包括套管和气囊调节支架,所述套管固定在座椅骨架上,所述气囊调节支架的下端可活动调节的插入套管中,所述气囊模块设在气囊调节支架上,所述气囊调节支架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一组卡槽,对应卡槽设有可弹性调节压紧卡槽的调节部件。该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气囊高度调整简便,从而实现当汽车发生高速碰撞时对各类尺寸的后排乘员均能有效保护;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气囊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式可调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面上汽车保有量增大和道路复杂性,汽车碰撞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当汽车高速(50Km/h-70Km/h)行驶时,一旦发生正面碰撞,后排乘员因没有配备头部气囊保护装置,其头颈部受伤一般都比较严重;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甚至失去生命。
现有车型中也有布置后排乘员保护气囊,气囊为满足不同尺寸人群设置成高度可调整;目前的气囊高度调节结构设计相对比较复杂,布置空间需求较大,不便于布置安装,重量较大,并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捷式可调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其气囊高度调整简便,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包括座椅骨架和安装在座椅骨架上的气囊模块,还包括套管和气囊调节支架,所述套管固定在座椅骨架上,所述气囊调节支架的下端可活动调节的插入套管中,所述气囊模块设在气囊调节支架上,所述气囊调节支架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一组卡槽,对应卡槽设有可弹性调节压紧卡槽的调节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为并排设置的一对,所述气囊调节支架为倒“U”型支架,气囊调节支架下端插入对应的套管中。
所述调节部件的内侧设有用于卡入卡槽中的锁舌,调节部件和锁舌之间设有弹性元件。
所述卡槽为上下设置的三个卡槽。
所述卡槽为弧形凹槽。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所述调节部件为推动电机或可旋转调节设在座椅骨架上的旋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气囊高度调整简便,从而实现当汽车发生高速碰撞时对各类尺寸的后排乘员均能有效保护;并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座椅骨架、2.套管、3.气囊调节支架、4.卡槽、5.锁舌、6.伸缩弹簧、7.调节部件、8.气囊模块框、9.气囊、10.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乘用车后排乘员正面气囊保护装置,包括座椅骨架1、安装在座椅骨架上的气囊模块、套管2和可进行上下调节位置的气囊调节支架3;套管固定在座椅骨架上,气囊调节支架的下端可活动调节的插入套管中,气囊模块设在气囊调节支架上,气囊调节支架上沿上下方向设有一组卡槽4,对应卡槽设有可弹性调节压紧卡槽的调节部件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4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移印机
- 下一篇:一种高压变频器抗晃电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