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式污水厌氧处理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3547.9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秦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六顺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孙青松 |
地址: | 2535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式 污水 处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式污水厌氧处理池,包括反应池,反应池设有用于封闭顶口的顶盖,反应池的底部设有进水管,反应池的底壁上沿同一水平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潜水泵,若干个潜水泵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均水平设置,若干个潜水泵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均为水平圆周的圆周切向,若干个潜水泵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偏转设置,每个潜水泵的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出水口的出水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上升流动的污水实现对反应区内的污水和污泥搅动,使污水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处理池内各区域纵向分布、分隔明确,可完全避免相邻区域间污水和/或污泥处理的相互干扰,池内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厌氧处理池,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在池内呈旋转上升流动的旋流式污水厌氧处理池。
背景技术
厌氧处理是常见的高浓度废水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封闭的厌氧池进行处理,通过控制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控制处理不同的污水/污泥,将污水/污泥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换为以甲烷为主的沼气,这种处理方式适应的污水浓度高,并且污泥少,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加以利用,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但是,现有技术下的用于污水厌氧处理的处理池多为单池体结构,通常具有以下缺陷:1、池体内需要通过较为复杂的结构分隔为反应区、沉淀区和澄清区等多个区域,建造成本高,维护不变,且无法完全避免多个区域间污水和/或污泥处理的相互干扰;2、池体内需要设置机械搅动装置,设备投入高、能耗大;3、池体内壁多采用混凝土结构或者钢结构上敷设表面防腐涂层,造价相对较高,并且使用寿命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流式污水厌氧处理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且不需要设置机械搅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流式污水厌氧处理池,包括反应池,所述反应池设有设有池体,所述池体上用于封闭顶口的顶盖,所述反应池的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反应池的底壁上沿同一水平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潜水泵,若干个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均为相应水平圆周的周向且在周向上的方向相同,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方向朝内或朝向出水口的相反方向,可以在潜水泵原有进水口上设置弯管改变进水方向,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所述反应池的池体通常呈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矩形等规则形状的倒锥台形,例如,倒置的正圆锥台、正四棱锥台或正六棱锥台形,横截面积由上向下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的上部设有倒锥筒形的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下方的为反应池的反应区,位于隔板上方的区域为反应池的澄清区,隔板中央是其内缘围成的过水口,连通隔板上方的区域和隔板下方的区域。
所述隔板的外缘与所述反应池的池壁连接,内缘呈与所述池体横截面相似的形状,通常为圆形或矩形,形成连通隔板上下方空间的过水口,所述隔板自池壁向池内倾斜向下。
进入隔板上方的区域的水基本上不受隔板下方旋流的搅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以便沉淀,沉淀物落在隔板的上表面,沿隔板上表面向下滑,从隔板内缘滑落,进入反应区参与反应。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的底部中央设有向下凹的倒锥台形的凹槽,所述倒锥台形的凹槽构成沉淀池。
所述沉淀池的顶口优选与所述隔板的内缘大小和形状相同或相仿且上下对齐,可以根据实际水流组织确定隔板的大小以及倾斜角度,依据实验或理论分析确定较优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六顺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六顺电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3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曲轴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吸氧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