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63167.5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5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华;贾强;梁超杰;马兴长;段帅朋;曹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锐科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小型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插板的内部开设有膜槽,膜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膜,分流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水压传感器,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分别与第一螺旋管的进水口、第二连接管的出水口和第二螺旋管的出水口连通,第一螺旋管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二连接管的进水口和第二螺旋管的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水压传感器和各电磁阀使得污水被为分流,进而降低初沉池的负荷,保障污水流速过大时初沉池中的絮凝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提高沉池箱的SS去除率,且边侧设有可移动的插板和侧板,方便更换生物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主要是生活上使用后的水,其含有有机物较多,主要分为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通过生物膜进行污水处理时,生物膜设置在罐体内壁,更换不方便,且在污水流速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影响污水处理装置中沉池内的SS去除率,进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过生物膜进行污水处理时,生物膜设置在罐体内壁,更换不方便,且在污水流速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影响污水处理装置中沉池内的SS去除率,进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分流箱和沉降箱,所述沉降箱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部均固定套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的内部开设有膜槽,所述膜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膜,所述分流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有水压传感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中部分别与第一螺旋管的进水口、第二连接管的出水口和第二螺旋管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螺旋管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二连接管的进水口和第二螺旋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螺旋管的一侧和第二螺旋管的一侧均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在安装柱的外壁,所述第一螺旋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螺旋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沉降箱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旋管进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水压传感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通过水压传感器和各电磁阀使得污水被为分流,进而降低初沉池的负荷,保障污水流速过大时初沉池中的絮凝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提高沉池箱的SS去除率,且边侧设有可移动的插板和侧板,方便更换生物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锐科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锐科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3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装配式河渠生态护岸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递运输的减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