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密度蓄电池用玻璃钢充电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61267.4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0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星;汤姣艳;崔树伟;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联科律师事务所 31350 | 代理人: | 李玉祥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蓄电池 玻璃钢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密度蓄电池用玻璃钢充电架,属于充电架技术领域,包括玻璃钢框架、放置平台和散热水槽,所述放置平台固定在玻璃钢框架上,所述散热水槽设置在放置平台上方,所述散热水槽与放置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水槽包括上端开口的水槽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水槽本体的两端,所述述盖板与水槽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转送翻转台,所述转送翻转台与水槽本体之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通过在散热水槽的两端设置转送翻转台,并将散热水槽的两端设置为可开合的盖板结构,从而可以在需要转运充好电的蓄电池时进行直接推送转运,可以很方便的完成与后段工序的转接,方便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密度蓄电池用玻璃钢充电架。
背景技术
充电架是蓄电池进行集中充电时的承载架,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金属架作为充电架,采用金属架一方面容易产生静电,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被腐蚀,这是由于在蓄电池进行充电时,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流动的水进行散热,通过水槽进行循环流动水。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架在进行转运料时,通常需要将蓄电池从架子上取下再进行转运,而这样进行转运,非常不方便,并且效率低下,并且针对大密度的蓄电池充电转运时,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大密度蓄电池充电完成后的转运效率,针对上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大密度蓄电池用玻璃钢充电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密度蓄电池用玻璃钢充电架,包括玻璃钢框架、放置平台和散热水槽,所述放置平台固定在玻璃钢框架上,所述散热水槽设置在放置平台上方,所述散热水槽与放置平台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水槽包括上端开口的水槽本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水槽本体的两端,所述述盖板与水槽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转送翻转台,所述转送翻转台与水槽本体之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底部与水槽本体的底部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盖板与水槽本体之间密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送翻转台与水槽本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进一步的,散热水槽内设置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与水槽本体的两边之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送翻转台上设置有转送输送辊,所述转送输送辊与转送翻转台转动连接,所述转送输送辊与转送输送辊相对应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的一侧边外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水槽本体的另一侧外侧设置有溢流杯,所述溢流杯和进水管分别与水槽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水槽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水槽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溢流杯的下端与出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开关阀,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开关阀,所述溢流杯与出水管之间通过溢流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本体的两端侧边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水槽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与盖板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钢框架包括玻璃钢立柱和玻璃钢横梁,相邻的玻璃钢立柱之间上下通过玻璃钢横梁连接,所述玻璃钢立柱和玻璃钢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平台包括玻璃钢平台框架,所述玻璃钢平台框架由分别与玻璃钢立柱固定连接的横梁及纵梁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通过在散热水槽的两端设置转送翻转台,并将散热水槽的两端设置为可开合的盖板结构,从而可以在需要转运充好电的蓄电池时进行直接推送转运,可以很方便的完成与后段工序的转接,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时瑞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2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袋除尘器用笼骨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铜制品杯边处理用修边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