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外置管可观察式防拖拽拔管护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61155.9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尹旭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置管可 观察 式防拖拽拔管 护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肝置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外置管可观察式防拖拽拔管护套,包括柔性板,柔性板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无弹力布料,柔性板的一侧紧密粘接有若干绑定带,绑定带远离柔性板的一端顶部紧密粘接有刺面魔术贴,绑定带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布层,绑定带的中部表面紧密粘接有若干毛面魔术贴,毛面魔术贴与刺面魔术贴紧密粘接,柔性板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口,观察窗口的内部设置有观察板,柔性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固定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能够在有效观察置管情况的前提下保证置管不易被穿脱衣裤等行为影响,避免置管被拖拽的风险,且方便进行穿戴,便于平时的患者使用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肝置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体外置管可观察式防拖拽拔管护套。
背景技术
所谓人工肝技术,就是一种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使肝细胞得以恢复再生,并最终挽救病人生命的医疗新技术,在进行人工肝置管时,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现在患者人工肝置管都裸露在外容易被刮碰到甚至拖拽出来,对于患者来说平时穿脱衣裤非常不便,且有将置管滑脱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置管可观察式防拖拽拔管护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置管可观察式防拖拽拔管护套,包括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无弹力布料,所述柔性板的一侧紧密粘接有若干绑定带,所述绑定带远离柔性板的一端顶部紧密粘接有刺面魔术贴,所述绑定带的底部紧密粘接有棉布层,所述绑定带的中部表面紧密粘接有若干毛面魔术贴,所述毛面魔术贴与刺面魔术贴紧密粘接,所述柔性板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的内部设置有观察板,所述柔性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卡紧机构;所述卡紧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紧密粘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固定框的一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固定块靠近开槽的两端处开设有滑槽,所述开槽的内壁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外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孔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拨块,所述拨块与压板的两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拨块和压板紧密粘接,所述连接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板为U形结构,且开口处与固定块相适配,所述压板的内壁靠近插杆处设置有固定槽,所述插杆的一端与固定槽插接配合,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插孔插接配合,所述绑定带的一端穿过固定框,所述压板的一侧能够将绑定带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绑定带呈平行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板的一端顶部紧密粘接有手柄,所述观察板的另一端与观察窗口的内壁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外侧壁为弧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为矩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的底部与柔性板的表面紧密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开槽的上部位于拨块和压板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与开槽的内壁紧密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体外置管可观察式防拖拽拔管护套能够在有效观察置管情况的前提下保证置管不易被穿脱衣裤等行为影响,避免置管被拖拽的风险,且方便进行穿戴,便于平时的患者使用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紧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61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结构光3D建模相机装置
- 下一篇:弯通侧板冲孔成型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