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8945.1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肖琦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高径 型高钴棒材 烧结 新型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置内腔,夹具本体底部开设水平槽,所述夹具本体顶面刷涂料,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实现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烧结,减少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产生烧结变形,控制弯曲变形量,确保产品的垂直度,实现高质量烧结,并给后续加工降低余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
背景技术
以往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由于形状的特殊性,利用传统的装舟方式很难实现该类产品的烧结。而为了给后续加工降低余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急需一种能够确保该类产品烧结的工装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在烧结时缺少一种有效的工装夹具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设置内腔,夹具本体底部开设十字槽,夹具本体顶面刷涂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粘碳纸,所述防粘碳纸紧裹于高钴棒材的圆周面并伸入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很好的实现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烧结,减少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产生烧结变形,控制弯曲变形量,确保产品的垂直度,实现高质量烧结,有效降低后续加工余量,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本体;2、内腔;3、十字槽;4、涂料;5、防粘碳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烧结用新型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所述夹具本体1设置内腔2,夹具本体1底部开设十字槽3,夹具本体1顶面刷涂料4。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的底部插入到夹具本体1的内腔2中夹具本体1的底部开设十字槽3,十字槽3能保证在烧结过程中成型剂能顺利排出,避免烧结过程中气氛过浓导致的烧结渗碳。夹具本体1顶面刷涂料4,所述涂料主要为炭黑及高分子有机溶剂,涂料4可有效的将高钴棒材与夹具本体1顶面隔离开,防止产品烧结吸舟、渗碳。
还包括防粘碳纸5,所述防粘碳纸5紧裹于高钴棒材的圆周面并伸入内腔2。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粘碳纸5可很好的将高钴棒材与夹具本体1的内腔2隔离开,同时限制高钴棒材的变形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具本体1是石墨夹具。
大高径比T型高钴棒材一般采用等静压压制,再经过割型加工出台阶,等静压压制确保了压坯各部分密度一致性,收缩系数小且稳定性高,因此可以忽略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引起产品烧结后变形的问题。硬质合金的粘结相一般为钴或镍,在合金中的比重约10~25%,1400℃左右高温烧结时,粘结相成为半熔融状态,如果利用传统大面朝下垂直装舟烧结,受舟皿平面度及烧结气氛影响,产品必然弯曲,且弯曲程度明显。为了防止该类产品的烧结变形,通过将该T型高钴棒材与夹具本体1顶面接触,使产品悬挂在夹具本体1上,夹具本体1内腔2的直径与T型高钴棒材底面的直径匹配,夹具本体1内腔2的直径比T型高钴棒材底面的直径大0.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8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马铃薯料斗机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方便移动的便携式气体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