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58541.2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5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邵继荣;朱雪梅;李志坚;王成龙;李志强;蒋云川;黄跃;刘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晨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30;G01N21/31;G01N21/73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土壤 重金属 生物 有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装置,包括柱状的淋滤柱,淋滤柱的两端连接均有用于封口的管帽,管帽上均设置有转接接口,两个管帽上的转接接口分别与两个软管的一端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浸提液存储瓶中,浸提液存储瓶中设置有浸提液;淋滤柱内部的两端设置有石英砂层,两个石英砂层之间填充有污染土壤,软管上设置有蠕动泵;浸提液通过软管在蠕动泵的带动下从淋滤柱的下端进入淋滤柱内,通过石英砂层和污染土壤,从淋滤柱的上端以及软管流回浸提液存储瓶中。本装置的结构可用于鲜土的重金属提取,不会改变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金属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不仅与重金属全量有关,更与其存在形态密切关联。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一般是指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吸收、积累或毒性程度,从某种角度上讲,形态分析是生物有效性的基础,而生物有效性是形态分析的延伸。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传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仅仅基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然而,在根据重金属总量进行评估时,往往会高估潜在的风险,继而导致不必要而且昂贵的土壤修复工作。
利用重金属生物有效态作为污染土壤的修复指标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目前,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提取方式通常采用的是风干土壤进行研究,但是土壤风干处理后,忽视了土壤的自然状态,会导致过多的引入外部能量,影响重金属不同形态的含量,进而改变生物有效态的含量,进而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因此一种新型的提取装置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装置不能准确有效的对重金属有效态进行提取,提取效率低,并且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装置,解决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装置,包括柱状的淋滤柱,淋滤柱的两端连接均有用于封口的管帽,管帽上均设置有转接接口,两个管帽上的转接接口分别与两个软管的一端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伸入浸提液存储瓶中,浸提液存储瓶中设置有浸提液;淋滤柱内部的两端设置有石英砂层,两个石英砂层之间填充有污染土壤,软管上设置有蠕动泵;
浸提液通过软管在蠕动泵的带动下从淋滤柱的下端进入淋滤柱内,通过石英砂层和污染土壤,从淋滤柱的上端以及软管流回浸提液存储瓶中。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淋滤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管帽,然后管帽上设置有转接接口,淋滤柱内上下两端均有石英砂层,中间装入经过预处理的污染土壤,预处理污染土壤为植物根系土壤,剔除石子和枯枝落叶,保持土壤新鲜,且不经风干处理;当土质较为均匀,杂质含量较少时,可以采用原状土柱。蠕动泵的使用方法是直接将软管嵌入泵头,软管一端伸入浸提液存储瓶中,另一端与淋滤柱下端转接接口相接,淋滤柱上端用另一根软管与转接口相接,软管另一端直接伸入浸提液存储瓶中,浸提液的流动方向为自下而上的饱水方式进水。
这样在使用时,存储瓶中的浸提剂从淋滤柱下端输入,上端流出的浸提剂再返回存储瓶中,如此反复淋滤。蠕动泵的引入既保证了进水量又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整个装置达到了反应实际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提取目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投入。
其中,本装置的上层石英砂的作用为:防止浸提剂对土壤的冲刷,以及防止土壤颗粒对管路的堵塞;上层石英砂的作用为:防止土壤颗粒对管路的堵塞。
本装置的将重金属提取到浸提液存储瓶中,由于本装置的结构,浸提液中提取的重金属浓度可以作为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浓度的表示,因此,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MS)测定浸提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即可测得待测土壤中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态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晨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晨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8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