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的油墨硬度检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7672.9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文树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美达迈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6 | 代理人: | 唐敏;江文鑫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方便 油墨 硬度 检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硬度检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使用方便的油墨硬度检测结构,包括座体、与座体转动连接的转轮,转轮处于座体的前部,且转轮的外周延伸至座体的底面下方,座体具有贯穿孔,贯穿孔自上而下贯穿座体;贯穿孔中插入检测件,检测件的端部显露在座体的下方且抵接凝固后的油墨;座体上设有锁紧件,锁紧件与座体螺纹连接,一端置于座体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贯穿孔中压紧检测件;推动座体,座体通过转轮在油墨上移动,检测件的端部在油墨上滑动,检测件的硬度已知,通过观察检测件在油墨上是否留下痕迹,从而判断油墨的硬度;操作时只需要推动座体移动即可轻松检测油墨的硬度,使用十分方便,降低了油墨检测的难度,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油墨硬度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使用方便的油墨硬度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在PCB制作过程中,为了防止无需进行焊接的线路铜面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上锡以及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铜面损伤的问题,通常都会在无需进行焊接的线路铜面上丝印阻焊油墨,对无需进行焊接的线路铜面进行保护。然而,在线路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线路铜面擦花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对阻焊油墨的硬度提出了要求,确保阻焊油墨的硬度达到要求,防止出现线路铜面擦花的情况,为此需要对阻焊油墨的硬度进行测试。
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将OT或者7H铅笔削出5mm左右的笔芯,将笔芯底部磨平,右手执铅笔与板子成45度角,控制力度,缓慢将铅笔向后推,铅笔向后行走约2cm后停止,拿起板子观察,若阻焊油墨表面无划痕则表示硬度测试合格,否则不合格。
由于目前的测试方法是通过人工操作,用手拿铅笔进行测试,操作时需要保持角度和力度,通常需要其它辅助工具,导致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方便的油墨硬度检测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墨硬度检测存在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方便的油墨硬度检测结构,包括座体、与所述座体转动连接的转轮,所述转轮处于所述座体的前部,且所述转轮的外周延伸至所述座体的底面下方,所述座体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自上而下贯穿所述座体;所述贯穿孔中插入已知硬度的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的端部显露在所述座体的下方且抵接凝固后的油墨;所述座体上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座体螺纹连接,且一端置于所述座体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贯穿孔中压紧所述检测件。
进一步地,沿自上而下的方向,所述贯穿孔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沿背离所述转轮的方向倾斜至所述座体的后部。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的上部朝外扩张形成插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硬度检测结构还包括水平垫块,所述水平垫块与所述座体的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垫块的下端面与所述转轮的外周下端呈平齐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的侧面具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锁紧件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且一端延伸至所述贯穿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拧动所述螺杆的转动头,所述转动头的外周呈凹凸相间状。
进一步地,所述油墨硬度检测结构包括两个所述转轮,两个所述转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件为不同硬度的铅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美达迈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美达迈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7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挂架
- 下一篇:带开关带限流输出的稳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