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7598.0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96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石水苗;陶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F24S25/13;F24S25/20;F24S25/63;F24S30/428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叶优富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板相连的框架、底架及用于驱动所述框架翻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止转连接的第一伞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凸轴,所述凸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太阳能电池板可在面对大风和大雪等气候条件下可主动进行避风和避雪的功效,其整个光伏系统抗强风能力强,并且在雪天之后,无需清理即可投入使用,其发电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作为无污染的发电系统,其利用了太阳能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电能,其不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且还具有无污染的特点;现在太阳能电池板为并排在一起,其在面对大风的时候,太阳能电池板容易晃动,其只能被动的被风吹,无法做到对大风条件下进行主动避风的效果,同样的,在下雪时,也无法主动避开大雪,造成大面积积雪,后续清理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风能力强、可避强降雪的高效光伏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与所述太阳能板相连的框架、底架及用于驱动所述框架翻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止转连接的第一伞齿轮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正反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凸轴,所述凸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所述底架上设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上设有缓冲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上设有可吸住所述框架的电磁铁,当所述框架翻转九十度时,所述缓冲弹簧与所述框架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在通电的情况下,带动驱动轴转动,此时第一伞齿轮随着同步转动,进而第一伞齿轮带着第二伞齿轮同步转动,从而框架带着太阳能板翻转;在遇见强风时,太阳能板与吹过来的风接触面积小,因此受到的风力小,因此整个光伏系统抗强风能力强;同时在雪天的时候,也可预先将太阳能板翻转过来,因此太阳能板上基本无积雪,其在雪停之后将太阳能板翻转回来,其无需清理;在雪后可立即开始重新发电;而设置电磁铁,在框架翻转过来之后,可对电磁铁通电,此时电磁铁可吸住框架,因此在太阳能电池板转过来之后,其稳定性高,不会随便左右晃动。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设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上固连有缓冲弹簧,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缓冲弹簧上;缓冲弹簧则保障了电磁铁吸住框架的一瞬间,电磁铁和框架之间产生的振动小。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设有供所述框架一侧由上至下嵌入的第一凹部,该底架上还设有供所述框架的另一侧由下至上嵌入的第二凹部;通过设置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框架复位之后能,第一凹部内壁对框架的一侧进行支撑,而第二凹部的内壁可对框架进行限位,其保障框架在复位之后,其位置与调试好的位置一致,保障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设有用于对进入至第二凹部内的框架限位的防脱部件;通过设置防脱部件可保障在太阳能电池板正常工作时,防脱部件可挡住进入第二凹部内的框架,从而保障框架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防脱部件包括可左右动作的锁杆、用于吸附所述锁杆向左动作以解除对框架限位的电磁件及一端与所述锁杆相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底架相连;通过电磁件在通电之后带动锁杆动作,从而可以解除对框架进行限位,保障框架运动稳定性;同时缓冲弹簧则可在电磁件断电之后,弹簧推动锁杆动作至框架下方,进而实现对框架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底架上设有L形结构的第一限位部和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对称设置的第二限位部,所述锁杆位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间;通过第一、第二限位部可保障锁杆不会向下动作,其整体运动的稳定性高。
优选的,所接锁杆的前端具有端面为弯曲面的弧形部;通过设置弧形部具有能够方便锁杆在弹簧推动下,锁杆可下压框架,并且越过锁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7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轮胎的胎唇补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卷绕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