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57385.8 | 申请日: | 2019-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9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义;李刚;张益;李雪琴;李永春;吕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泽电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503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城国家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冶金 电解 阳极板 导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包括导向夹本体,所述导向夹本体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的旁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夹板上开设的圆孔共设置有两个,且圆孔之间关于第一夹板的中心点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导向夹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菱形槽,所述第一夹板呈直板状结构设置,且导向夹本体呈无底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解决了阳极板在实际出槽过程中,阴阳极板定位难,阳极板与阴极板容易接触碰撞,尤其是在大电流工作条件下,极易导致接触碰撞变形、被接触短路电流击穿,大大缩短了阴阴极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
背景技术
湿法冶金是将矿石、经选矿富集的精矿或其他原料经与水溶液或其他液体相接触,通过化学反应等,使原料中所含有的有用金属转入液相,再对液相中所含有的各种有用金属进行分离富集,最后以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的形式加以回收的方法,而在湿法冶金过程中所必须要用到的设备之一就是阴极板和阳极板,电解阳极板,由阳极挂耳、过渡排、主板顺序焊接构成,其特征是过渡排由锡、银、钴、硅、锑、铅,主板由钙、铝、银、锡、铅按一定比例混合,另加入微量稀土元素,分别经溶解、混合、浇铸、冷压、剪切、冲压成形制作,目前,湿法冶金电解中的阳极板均未使用导向夹,导致阳极板在实际出槽过程中,阴阳极板定位难,阳极板与阴极板容易接触碰撞,尤其是在大电流工作条件下,极易导致接触碰撞变形、被接触短路电流击穿,大大缩短了阴阴极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局限性较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包括导向夹本体,所述导向夹本体的右侧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夹板,且第一夹板的旁侧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导向夹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菱形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夹本体呈菱形状结构设置,且菱形槽也呈菱形状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呈直板状结构设置,且导向夹本体呈无底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上开设的圆孔共设置有两个,且圆孔之间关于第一夹板的中心点上下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的规格与第二夹板的规格相同,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关于导向夹本体的中心点左右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相对于传统湿法冶金电解用阳极板导向夹通过设置导向夹本体,夹板、菱形槽,具有操作简单、可实现导向夹与阳极板横梁形成一个整体,导向夹是由高分子聚乙烯经过高压铸塑机喷射至专用模具铸塑成型,经铸塑、喷射、加工而成,在出槽过程中准确将阴阳极板导入预定位置,可有效减少出槽作业中的短路,进而减少因阴阳极板接触而导致短路问题;由此可有效提高阴阳极板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规模化生产加工,导向夹本体便于对设备进行扶持工作,进而便于阳极板的取料和放料工作进行,同时导向夹本体内的菱形槽有效的减少了设备自身生产时所需要的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设备的自重,便于操作员手持进而便捷了阳极板放置工作进行,垂直设置的夹板可对阳极板进行夹持工作,同时也形成了对阳极板的保护避免在进行阳极板放置和取料工作过程中与阴极板产生接触,进而解决了湿法冶金电解中的阳极板均未使用导向夹,导致在实际出槽过程中,阴阳极板定位难,阳极板与阴极板容易接触碰撞,尤其是在大电流工作条件下,极易导致接触碰撞变形、被接触短路电流击穿,大大缩短了阴阴极板的使用寿命,增加企业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泽电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大泽电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7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专用倾斜度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