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暖风机发热机构及暖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6803.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斌;朱红红;宋国平;刘凤;俞炫任;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溪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02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暖风机 发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暖风机发热机构及暖风机,所述暖风机发热机构包括:发热架,设置在发热架上的第一安装板、可活动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缠绕有多层发热片带;所述发热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发热片带张紧程度的张紧组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暖风机发热机构,有效的提高了电热转换效率以及热交换效率,热效率高、热损耗少且无热辐射,为用户带来高效,节能和健康的良好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机发热机构及暖风机。
背景技术
暖风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取暖设备,因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而被普遍使用。其工作原理是:空气在风轮的动力作用下,由吸风口进入机组,流经空气加热器时被加热,并从出风口流出机组,形成暖和的空气,送到采暖空间并形成室内空气循环,从而实现对使用者取暖。
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发热机构,一般采用电热丝或者陶瓷PTC发热片作为加热元件,存在加热慢、电热换传效率低、热辐射大热损高的弊端,部分产品为提高空间加热速度,通过加大发热件功率或者附加热辐射器件的方式,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电热换传效率,相反会造成功率大耗能费电、且发出大量热辐射导致机身发烫的安全风险,亦会消耗空气湿度造成空气干燥、不利冬季取暖健康等弊端,另被辐射加热的塑料机身或者喷涂油漆易挥发出难闻气体造成不良的用户体验。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暖风机发热机构及暖风机,电热转换效率以及热交换效率高且无热辐射,为用户带来高效、节能和健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暖风机发热机构,其包括:
发热架,设置在发热架上的第一安装板、可活动的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缠绕有多层发热片带;
所述发热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发热片带张紧程度的张紧组件。
优选地,所述张紧组件包括:
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并穿出发热架的螺栓,套设在螺栓上的张紧弹簧,及设置在张紧弹簧外侧的固定螺母;
所述张紧弹簧设置在发热架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导向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栓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都包括直板,及设置在直板上下两侧的若干缠绕凸起。
优选地,所述导向板的上下两侧都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发热片带穿过的相互对称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发热架包括:
首尾相互连接的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都倾斜设置;
所述前侧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大于后侧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都设置有用于第二安装板移动的多边形滑道;
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部分别位于前侧板、后侧板的多边形滑道内。
优选地,所述发热片带为超热导复合金属发热片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可一种暖风机,其包括上述所述的暖风机发热机构;
所述发热架和发热片带都与气流风道内的气流流向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暖风机发热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溪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溪小家电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6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取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科护理用专用服药计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