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喉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4692.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4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冯华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喉麻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喉麻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喉麻管,喉麻管包括外管、内管以及活塞杆,内管从上至下嵌入于外管内部,且活塞杆末端穿过外管并位于内管内部,活塞杆分别与内管和外管上下活动连接;内管内侧底部表面固定有四个水平等距排布的利齿,且内管末端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液管和喷头,出液管位于喷头和内管之间,且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底板,底板底面插接固定有储药球,且储药球平行于四个利齿上方;外管末端中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且两个半圆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喉麻管喷洒药物的均匀度,增强使用喉麻管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喉麻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喉麻管。
背景技术
咽喉部喷雾法在咽喉部的手术及内窥镜检查时运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以保证咽喉部反射敏感的患者能够合作,完成检查,常规的喉麻管在喷洒药物时,容易出现喷洒不均的现象,进而导致麻醉效果不佳,并且当喷头暴露在外管外,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喷头回缩的现象,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喉麻管包括外管、内管以及活塞杆,所述内管从上至下嵌入于外管内部,且所述活塞杆末端穿过外管并位于内管内部,所述活塞杆分别与内管和外管上下活动连接;
所述内管内侧底部表面固定有四个水平等距排布的利齿,且所述内管末端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出液管和喷头,所述出液管位于喷头和内管之间,且所述活塞杆末端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面插接固定有储药球,且所述储药球平行于四个所述利齿上方;
所述外管末端中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且两个所述半圆槽内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两根所述转轴外侧均套入有与其向下转动连接并对称排布的挡块,且所述外管末端中部开设有与喷头形状尺寸相吻合的通口,两个所述半圆槽分别平行于通口左右两侧,且所述挡块末端平行于通口下方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储药球呈“半圆形”,且所述储药球主要是由薄膜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管和内管外侧中部、外侧中下方以及外侧下方均开设有相互连通细孔。
优选的,所述外管左右两侧上方均水平熔接有侧板。
优选的,所述内管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垂直固定有弹簧杆和液压杆,且所述液压杆位于弹簧杆内部中间位置,两根所述弹簧杆末端分别平行于外管内表面底部左右两侧上方。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顶部中心熔接有拉环,且所述活塞杆外侧中上方套入有限位板,所述内管上表面中心开设有与限位板形状尺寸相吻合的凹槽。
喉麻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推力下,薄膜被利齿戳破,药物便会喷洒在内管中,利用内管的细孔和外管细孔喷洒到患者的喉部,这样能够使得药物喷洒的更加均匀,再通过内管末端的出液管和喷头,可以将另一部分的药物通过喷头精准喷洒在患者需要麻醉的部位,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局部麻醉喉部,并且通过细孔喷洒出的药物能够对麻醉部位的旁边进行轻微麻醉,有利于减少患者插入喉麻管时的不适;
在使用过程中,喷头出现回缩的现象时,由于挡块与转轴向下转动连接,所以挡块难以向上转动,起到一个卡住喷头的作用,避免喷头回缩到外管内而影响正常使用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使用者使用喉麻管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管A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管和内管平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昌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4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远红外治疗仪灼伤病人皮肤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立体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