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2917.9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1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何;程鸿鑫;张祖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何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F5/05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5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530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四肢 手术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保护板、卡扣、固定架和保护盖,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保护板,两组所述保护板均为圆弧型结构,两组保护板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卡扣相连接,两组保护板相对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用于观察伤口的侧槽,两组所述侧槽下方的保护板上均焊接固定两组卡块,两组保护板的侧面均开设有两组横向贯通的固定孔,两组所述固定架置于两组保护板内侧,每组固定架上均焊接固定有两组旋转轴承,每组所述旋转轴承远离固定架的一端均焊接固定有螺纹杆。该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通过在保护盖上开设有侧槽,医护人员能够通过侧槽检查伤口恢复情况,并且能够直接在伤口部位上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体骨骼骨折后的治疗过程中,对骨折的治疗方式一般是采用骨科夹板上穿孔,在通过骨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再也既要对骨折部位的骨头进行钻孔,钻孔完毕后用多片夹板将骨头夹紧,然后再用螺钉将夹板固定,待到骨折部位的骨头愈合后,再将夹板和螺钉取出。人体骨骼骨折对四肢进行手术治疗时,为了防止术后骨骼骨折处在恢复的过程中出现歪曲错位,常要用到四肢手术固定装置。
然而现有的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整体结构不合理,在骨折修复手术过后,由于夹板将伤口全部覆盖,不能对骨骼的骨折部位进行直接用药,只能用口服药物来辅助治疗,这样治疗效果缓慢,治疗过程较长,因此,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保护板、卡扣、固定架和保护盖,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保护板,两组所述保护板均为圆弧型结构,两组保护板顶部的两端均通过卡扣相连接,两组保护板相连接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观察伤口的侧槽,两组所述侧槽下方的保护板上均焊接固定两组卡块,两组侧槽上方设有保护盖,两组保护板的侧面均开设有两组横向贯通的固定孔,每组所述固定孔内均设有螺纹,两组所述固定架均置于两组保护板内侧,每组固定架上均焊接固定有两组旋转轴承,每组所述旋转轴承的内部均插设有与之内壁焊接固定的螺纹杆,每组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对应螺纹插接在固定孔内部,且伸出固定孔置于保护板外侧的端部均焊接固定有转把。
有选的,两组所述固定架均包括连杆和多组固定块,所述连杆贯穿连接多组固定块,两组所述旋转轴承焊接固定在两组固定块外侧中间位置处。
有选的,所述支撑板上端部粘接固定有用于保护四肢的保护垫,每组所述固定块内侧均粘接固定有弧形垫片。
有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两组限位槽,支撑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将该装置固定在手术台上的定位孔。
有选的,所述保护盖上开设有多组透气孔,保护盖的两侧均焊接固定有两组卡勾,四组所述卡勾对应与卡块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骨外科用四肢手术固定装置,通过设有侧槽和保护盖,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取下保护盖检查伤口恢复情况,并且能够直接在伤口部位上药,大大加快了病患的恢复速度;通过在支撑板底部设置有限位槽和定位孔,能够将该固定装置固定在手术台上,避免了手术过程中因手部移动给主刀医生带来的麻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该四肢手术固定装置,在手术时和手术后都能使用,手术过后整体不用拆卸,避免了夹板拆装带来的不必要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何,未经陈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2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