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2251.7 | 申请日: | 201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蒲;刘广伟;陈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普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2;H01R13/621;H01R24/3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性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性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由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组成,所述连接插头内部安装有插针,所述连接插座内部开设有配合插针的插孔,所述电连接器内部开设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部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壁紧贴密封腔体的内壁,所述插针穿过密封套且端部伸入插孔内。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定位螺栓将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固定在一起,使得密封套的外壁紧贴第二密封腔体和第一密封腔体的内壁,从而实现对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进行封闭,同时设计有O型密封圈和密封槽,能够对连接插座和连接插头之间的密封面进行封闭,通过双重密封式设计,提升了电连接器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的作用是将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工业设备中的基础设备,电连接器主要由插头和和插座组成,插头与插座之间相互连接,电连接器的插针和插孔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用于传递电力或信号,由于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密封性不足,使用时,外部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常常进入电连接器内部,进而附着在插针外壁或插孔内壁上,进而影响电连接器的工作状态和绝缘性能,严重时会造成插针和插孔锈蚀,影响电力传输,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电连接器的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密封性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连接器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电连接器的密封性不足,使用时,外部环境中的水汽或灰尘常常进入电连接器内部,进而附着在插针外壁或插孔内壁上,进而影响电连接器的工作状态和绝缘性能,严重时会造成插针和插孔锈蚀,影响电力传输,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电连接器的更换,增加了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定位螺栓将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固定在一起,使得密封套的外壁紧贴第二密封腔体和第一密封腔体的内壁,从而实现对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进行封闭,同时设计有O型密封圈和密封槽,能够对连接插座和连接插头之间的密封面进行封闭,通过双重密封式设计,提升了电连接器的密封性,避免电连接器受到灰尘或水汽的影响,提升了电连接器在户外使用时的稳定性,降低了使用成本的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密封性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由连接插头和连接插座组成,所述连接插头内部安装有插针,所述连接插座内部开设有配合插针的插孔,所述电连接器内部开设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部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壁紧贴密封腔体的内壁,所述插针穿过密封套且端部伸入插孔内;
所述密封腔体由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组成,第一密封腔体开设在连接插座上,所述第二密封腔体开设在连接插头上;
所述连接插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插头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部通过螺纹安装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伸入第一螺纹孔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的内壁均为倾斜布置的锥面结构,所述密封套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配合该锥面结构的导向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插头上开设有环状的密封槽,所述连接插座上安装有配合密封槽的O型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共有四个,且沿所述连接插座的中心呈圆周阵列布置,所述第二螺纹孔的数量共有四个,且沿所述连接插头的中心呈圆周阵列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插孔外侧设置有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普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普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2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注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