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心内孔打磨铰珩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1796.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全寿;郑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钻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10 | 分类号: | B24B33/10;B24B33/02;B24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伟;章洪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打磨 | ||
一种同心内孔打磨铰珩,包括涨芯及磨棒;涨芯靠近第一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平面,靠近第二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磨棒朝向涨芯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磨棒的周向侧壁上对应安装孔的长度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通槽;涨芯朝向磨棒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且涨芯与磨棒通过第一外螺纹及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磨棒的中部呈环形突出设置有第一打磨部,磨棒于第一打磨部朝向涨芯的一侧呈环形突出设置有第二打磨部,第二打磨部的外径大于第一打磨部的外径。如此能同时对工件的一个孔内的两种不同直径的内孔进行打磨或抛光、工作效率高且同心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孔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同心内孔打磨铰珩。
背景技术
一些工件需要对其内孔进行打磨、抛光。请参考图3,有一些工件100的孔内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一内孔110及直径较大的第二内孔120。这种内孔需要两把直径不同的铰刀先后分别对第一内孔110及第二内孔120进行打磨、抛光,工作效率低且难以保证第一内孔110与第二内孔120的同心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对一个孔内的两种不同直径的内孔进行打磨或抛光、工作效率高且同心度较高的同心内孔打磨铰珩,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同心内孔打磨铰珩,包括涨芯及磨棒;涨芯靠近第一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平面,靠近第二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磨棒朝向涨芯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磨棒的周向侧壁上对应安装孔的长度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通槽;涨芯朝向磨棒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且涨芯与磨棒通过第一外螺纹及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磨棒的中部呈环形突出设置有第一打磨部,磨棒于第一打磨部朝向涨芯的一侧呈环形突出设置有第二打磨部,第二打磨部的外径大于第一打磨部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打磨部的周向表面开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一螺纹槽及第二螺纹槽,第二打磨部的周向表面开设有相互交错的第三螺纹槽及第四螺纹槽。
进一步地,所述磨棒远离涨芯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外部套设有保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磨棒远离涨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夹持平面,磨棒的安装孔的内径由靠近涨芯至远离涨芯的一端逐渐减小,涨芯的外径由朝向磨棒的一端至涨芯的中部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涨芯与磨棒之间的旋紧方向与同心内孔打磨铰珩的工作转动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同心内孔打磨铰珩包括涨芯及磨棒;涨芯靠近第一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夹持平面,靠近第二端的周向表面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磨棒朝向涨芯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磨棒的周向侧壁上对应安装孔的长度开设有与安装孔连通的通槽;涨芯朝向磨棒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且涨芯与磨棒通过第一外螺纹及第一内螺纹螺纹连接;磨棒的中部呈环形突出设置有第一打磨部,磨棒于第一打磨部朝向涨芯的一侧呈环形突出设置有第二打磨部,第二打磨部的外径大于第一打磨部的外径。如此能同时对工件的一个孔内的两种不同直径的内孔进行打磨或抛光、工作效率高且同心度较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心内孔打磨铰珩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心内孔打磨铰珩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心内孔打磨铰珩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钻精密元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钻精密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1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