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用加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1070.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7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海龙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用加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支座和排水管本体,所述支座水平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座顶部沿横向环抱固定有所述排水管本体,所述排水管本体的进水端外侧固定有管接头,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出水端外侧固定有储药组件;所述储药组件包括抱箍和托板,所述抱箍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出水端外侧,所述抱箍顶部水平固定有所述托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抱箍将储料仓固定在向沉降池排水的排水管本体出水端并使出料管位于排水管本体出水端的上方,以此使出料管下放的絮凝剂落入流动的废水内并一同排入沉降池,实现了絮凝剂与废水的充分混合,有利于提升沉降池内废水的絮凝沉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若不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外界水环境,会对环境直接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因此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废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方能排放,在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需要通过添加絮凝剂的方式使污水中有害物质变成絮状物固化沉降。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向废水内添加絮凝剂时采用人工向沉降池内倾倒的方式进行,此种方式无法使絮凝剂充分与废水混合,直接降低了沉降池内废水絮凝沉降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用加药装置,以此使出料管下放的絮凝剂落入流动的废水内并一同排入沉降池,实现了絮凝剂与废水的充分混合,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支座和排水管本体,所述支座水平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支座顶部沿横向环抱固定有所述排水管本体,所述排水管本体的进水端外侧固定有管接头,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出水端外侧固定有储药组件;
所述储药组件包括抱箍和托板,所述抱箍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管本体的出水端外侧,所述抱箍顶部水平固定有所述托板,所述托板顶面竖直固定有L型的安装架,且所述安装架水平部分的端部固定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顶面开口,所述储料仓底面固定连接有下料盘,所述下料盘的底面中心位置竖直固定连通有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位于所述排水管本体出水端的正上方,所述出料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出料管中部外侧固定有疏通组件,且所述疏通组件的部分伸入所述出料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仓前面嵌套固定有观察窗,且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透明钢化玻璃。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盘为倒置的漏斗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封盖与所述出料管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疏通组件包括护套和端盖,所述护套水平固定在所述出料管的外圆面,所述护套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端盖,所述护套的外端部沿所述出料管的径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水平设置有压簧,且所述压簧内端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外端固定有套环,所述套环内侧沿所述安装槽的轴向固定有推杆,且所述推杆与所述端盖、所述压簧和所述出料管均滑动配合,所述推杆伸出所述端盖的一端固定有手柄,所述推杆伸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竖直固定有弧形多孔板,所述弧形多孔板侧面与所述出料管内侧壁贴合,且所述弧形多孔板的顶部高于所述出料管顶端。
作为优选,所述套环与所述推杆过盈配合,所述手柄表面开设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多孔板的弧长为四分之一圆,所述弧形多孔板为不锈钢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海龙,未经马海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1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右侧入路希浦系统起搏鞘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玩具生产中为玩具喷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