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0735.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4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詹莉娜;许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6L27/10;F16L5/00;F16L9/14;F16L5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防震 水泵 吸水 管道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水管道,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包括吸水喇叭口以及依次连接的水泵、软接头、压力表管道、管道过滤器和明杆闸阀,还包括防水管段和减震接头,防水管段预埋在水池侧壁;防水管段伸入水池内的一端与吸水喇叭口可拆卸固定连接,防水管段另一端与减震接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接头通过连接管与明杆闸阀连接;所述防水管段外套设有止水翼环,防水管段外壁及止水翼环上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防水管段内壁也涂有防腐层;止水翼环位于水池侧壁中部;采用本方案的新型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可解决传统做法施工难度大、易漏水、隔振等技术问题,大大减少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水管道施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泵吸水管道,水池侧壁预埋金属套管,防水连接管穿过该金属套管。防水连接管一端与吸水喇叭连接,另一端依次连接明杆闸阀、管道过滤器、压力表管道、软接头和水泵。金属套管与防水连接管之间缝隙采用石棉水泥和油麻等填塞处理,由于该缝隙较深但宽度较小,无法保证将该缝隙内部完全填充,不仅导致密封的施工难度大,且易漏水。由于该水泵距离防水连接管一般在2~3米左右长度,防水连接管另一端还要通过连接管与吸水喇叭固定,由此可见吸水端悬臂过长且自重大;而当水泵吸水时,水泵为震动产生的源头,直接与水泵连接的软接头无法抵消震动应力传递至防水连接管处,而吸水端悬臂过长可导致自由端震动幅度大;同时频繁的震动对防水连接管与金属套管之间的封堵材料造成撕扯等力的作用,使其更易漏水;且由于该缝隙较深但宽度较小,二次填塞时依然无法保证密封材料填实,即使用一段时间后依然会导致封堵材料密闭性失效,进而漏水。如此恶性循环而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不仅施工时防水封堵困难,而且还会造成维修困难、浪费人力等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新型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解决传统做法施工难度大、易漏水、隔振等技术问题,大大减少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本方案中的新型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包括吸水喇叭口以及依次连接的水泵、软接头、压力表管道、管道过滤器和明杆闸阀,还包括防水管段和减震接头,所述防水管段预埋在水池侧壁;防水管段伸入水池内的一端与吸水喇叭口可拆卸固定连接,防水管段另一端与减震接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接头通过连接管与明杆闸阀连接;所述防水管段外套设有止水翼环,防水管段外壁及止水翼环上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防水管段内壁也涂有防腐层;所述止水翼环位于水池侧壁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防水管段是直接浇筑在水池侧壁内,且防水管段外壁上最外层的河沙抹面层可加强管道与混凝土的紧密连接,使防水管段与水池侧壁形成一体,抗震能力强,大大降低漏水风险;(2)由于防水管段是直接浇筑在水池侧壁内,没有缝隙,即无需后续密封施工,不仅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还可防止二次漏水、添堵;(3)防水管段外包覆的管道防腐层可防止管道腐蚀,延长试用寿命;聚氨酯防水层可将河沙抹面层牢牢固定在防水管段上;(4)通过在预埋防水管段处设置减震接头,将水泵震动力大部分控制在软接头与减震接头之间,防止震动应力传递到防水管段处;(5)由于减震接头抵消极大水泵震动力,且同时保证该防震水泵吸水管道施工结构的使用寿命与防水管段使用寿命相当,即在防水管段使用年限内不会漏水,大大减少后期维护管理工作。
进一步,所述止水翼环位于防水管段的中部,止水翼环与预埋防水管段为同种材质,便于连接加工,可在工厂一次加工成型。
再进一步,所述预埋防水管段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
进一步,所述减震接头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所述防水管段与吸水喇叭口之间还设有连接弯管。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防水层厚度不小于1mm,由于河沙抹面层使用的河沙为颗粒状材料,
聚氨酯防水层至少1mm的厚度可以融入河沙抹面层内,以防止河沙抹面层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07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具有防洒机构爆米花桶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