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外侧排水装置和用于该装置的侧入式雨水斗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50710.8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6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詹莉娜;许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外 排水 装置 用于 侧入式 雨水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屋外侧排水装置;包括侧入式雨水斗和预埋防水管段,预埋防水管段的一端连接有弯管,另一端与侧入式雨水斗连接;侧入式雨水斗包括连接管和进水端头;进水端头包括连接面板、主进水面板以及侧进水面板;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面板固定连接并与进水端头相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预埋防水管段可拆卸连接;预埋防水管段的外壁上套设有止水翼环,止水翼环位于预埋防水管段的中部;预埋防水管段的外壁从内至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采用本方案的屋外侧排水装置施工简单,无漏水隐患且便于后期取出清掏的屋外侧排水装置,不仅进水面积大,且不会污染建筑物外墙,后期维护工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外侧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侧排雨水斗101使用时,如图1、2所示,先在女儿墙1预留出安装侧排雨水斗的孔洞,然后使侧排雨水斗101一端穿过该孔洞后将侧排雨水斗101砌筑在女儿墙1体内,再将防水卷材102粘牢,最后将铸铁箅子103压入侧排雨水斗101的入水口。目前有以下缺点:(1)侧排雨水斗安装后,由于侧排雨水斗的侧面为L型结构,即侧排雨水斗的入水口至出水口的横截面逐渐减小,所以侧排雨水斗与女儿墙之间缝隙104越深入缝隙越窄小,从而很难将深处的窄小缝隙填充密实;同时有竖向缝隙水泥砂浆易流失,进一步增加封堵施工的困难。(2)由于缝隙的封堵施工难度大,不仅对工人的技术和责任心要求高,也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3)由于缝隙无法封堵密实,极易再次漏水,当漏水后进行二次封堵时,该缝隙依然会因上述原因而无法填充密实,进而导致缝隙处再次漏水的恶性循环。(4)由于侧排雨水斗的转角处逐渐收缩,该转角处易堵塞却不易清掏;而且后期清掏时需要将已经通过防水卷材粘牢在入水口的铸铁算子取下,清掏后还需将铸铁算子再次通过防水卷材粘牢在入水口,不利于后期清掏工作。(5)前期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过多,对工人的技术和责任心要求高,施工周期长;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大,维护费用高。(6)漏水会使建筑物外墙污染,清理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简单,无漏水隐患且便于后期取出清掏的屋外侧排水装置,不仅进水面积大,且不会污染建筑物外墙,后期维护工作简单;以及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且拆装方便的一种用于屋外侧排水装置的侧入式雨水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屋外侧排水装置,包括侧入式雨水斗和预埋防水管段,所述预埋防水管段的一端连接有弯管,另一端与侧入式雨水斗连接;所述弯管直径与预埋防水管段直径相同;所述侧入式雨水斗包括连接管和空心结构的进水端头;所述进水端头包括连接面板、主进水面板以及位于连接面板和主进水面板之间的侧进水面板;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与进水侧板在同一直线上,连接管的一端与连接面板固定连接并与进水端头相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预埋防水管段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进水面板和侧进水面板均设有过滤孔;所述预埋防水管段的外壁上套设有止水翼环,止水翼环位于预埋防水管段的中部;所述预埋防水管段的外壁从内至外依次包覆有管道防腐层、聚氨酯防水层和河沙抹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中科大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50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泵加工用外壳喷漆装置
- 下一篇:侧入式雨水斗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