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将钢轨阻尼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弹簧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9904.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刚;王安斌;徐忠辉;李炜;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阻尼 固定 弹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钢轨阻尼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弹簧夹装置,包括反扣弹簧夹(3)和正扣弹簧夹(6),所述的反扣弹簧夹(3)和正扣弹簧夹(6)均包含夹紧阻尼器顶面和侧面夹紧部,以及调整夹紧部夹紧力的过渡圆弧部,且所述反扣弹簧夹(3)和正扣弹簧夹(6)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并固定于钢轨(1)轨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拆装方便,压紧力可调,实用简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将钢轨阻尼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弹簧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列车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问题也日益显著。轨道交通的噪声污染很大一部分来自轮轨接触的振动,为此已有学者研发出钢轨阻尼器来有效治理轮轨的噪声和振动。现有大多数钢轨阻尼器设计都安装在两轨枕之间轨腰通过附加装置固定,列车通过钢轨产生一定的振动,因此对阻尼器附加固定装置安装要求严格,加之轨道交通钢轨与扣件、钢轨与道床板之间空间位置的限制,一方面要附加装置稳固、可靠固定钢轨阻尼器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要保证钢轨阻尼器维修时的快速安装和方便拆卸。
专利CN200610023902.2公开的动力吸振多层约束阻尼钢轨消声器,该消声器通过胶粘在钢轨的轨腰两侧。此种粘连方法在列车长期运行中容易剥落不甚可靠,从而导致减振的效能下降,并且在后期维护过程中不易拆卸,增加维护成本。
专利文献CN201220171742.7公开的用于将钢轨减振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卡夹,由于采用的是对称卡夹反对称安装,设计巧妙,仅靠但是金属卡片厚度有限,紧靠金属卡片单边固定钢轨阻尼器夹紧力不稳定,且夹紧力不可调整,长期使用会出现夹紧力衰减,钢轨阻尼器安装不甚牢靠。
专利文献CN110485216A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调频钢轨阻尼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对称卡夹,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夹紧部、第一连接圆弧、第二夹紧部、第二连接圆弧和第三夹紧部;所述的第一压紧部与调频钢轨阻尼器的上表面紧密接触,所述的第二压紧部的凸出部分与调频钢轨阻尼器的侧面紧密接触,所述的第三夹紧部与钢轨轨底的底面紧密接触;所述的调频钢轨阻尼器与钢轨轨底和钢轨轨腰紧密接触,所述的对称卡夹关于钢轨中轴线对称,所述的第一夹紧部是弧形。该卡夹安装时简单,对称布置,简洁、美观,但该卡夹有三点不足:①此套卡夹安装夹紧力不可调整,一旦某一拐点压弹力衰减或失效,整个卡夹就失效了;②按照现有轨道交通设计方案,钢轨与道床板之间的正常间隙大约为20-55mm,而此套卡夹向外凸的半圆形结正好位于钢轨对称平面内的正下方,半圆结半径设计为0-70mm,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对称卡夹的正常翻转或正位安装;③从原理上看,此套卡夹的安装及拆卸及不方便,弹性金属圆钢的直径一般大于5mm时,正常人手是无法拆卸的,必须借助专用工具,导致卡夹的拆卸和安装工艺复杂,加上钢轨阻尼器表面为非金属材质,借助专用工具时将有可能破坏钢轨阻尼器本体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安装拆装方便,压紧力可调,实用简洁的将钢轨阻尼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弹簧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将钢轨阻尼器固定在钢轨上的弹簧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扣弹簧夹和正扣弹簧夹,所述的反扣弹簧夹和正扣弹簧夹均包含夹紧阻尼器顶面和侧面夹紧部,以及调整夹紧部夹紧力的过渡圆弧部,且所述反扣弹簧夹和正扣弹簧夹底部可拆卸式连接在一起,并固定于钢轨轨底。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扣弹簧夹底部设有反扣扣趾端,所述的正扣弹簧夹底部设有下趾正扣扣趾端,下趾正扣扣趾端与反扣扣趾端连接,将反扣弹簧夹和正扣弹簧夹两部分配合组成一个弹簧夹装置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趾正扣扣趾端设置纵向限位孔槽,所述反扣扣趾端设置纵向限位销,纵向限位销与纵向限位孔槽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趾正扣扣趾端呈外翻圆弧状,所述的反扣扣趾端呈环缺状,并包裹住圆弧状的下趾正扣扣趾端,通过两者之间的扣合力连接。可通过调节圆弧和环缺的卷曲度调节夹紧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9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绘制图形的教学板
- 下一篇:一种提高混料均匀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