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8805.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林艺煌;周小辉;廖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调式 后视镜 埋铁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所述埋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本实用新型埋铁固定于客车前围骨架后,在客车安装前顶时,可通过支架调试高度,使得支架上内后视镜的安装面与客车前顶内侧贴合,以便于内后视镜的安装,消除制作误差,降低设计难度,也解决了原先后视镜固定后前顶凹陷或者鼓包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的辅助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
背景技术
客车的车内后视镜是扩大客车驾驶员视野范围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为了让内后视镜不与遮阳帘等内饰件干涉,客车内后视镜一般安装在前顶下边缘,需在前围骨架上增加埋铁件用于内后视镜的固定。目前,主流客车厂使用的内后视镜埋铁件一般是固定式,埋铁件焊死不可调。并且,由于目前的工艺精度有限,固定式内后视镜埋铁件的高度和前顶安装后的高度存在误差,会造成内后视镜埋铁件同前顶不贴合甚至将前顶顶出,后视镜固定后会使前顶凹陷或者鼓包,造成产品瑕疵。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以解决现有埋铁件的高度不可调,与车内前顶安装的高度存在误差,导致内后视镜固定在埋铁件后与前顶不贴合,使前顶凹陷或者鼓包,造成产品瑕疵。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所述埋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埋铁上固定有一限位凸轮,所述限位凸轮水平方向左右两侧至少一侧延伸有一限位凸角,所述支架上镂空有一长条移动槽,所述移动槽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角配合限位的波浪齿槽,所述支架通过长条移动槽可移动地套在所述限位凸轮上,并通过一限位件枢接于所述限位凸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螺栓和螺栓平垫,所述限位凸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轮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延伸有一顶持凸角。
进一步地,所述埋铁为T型埋铁,所述T型埋铁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客车前围骨架上,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后视镜。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本实用新型埋铁焊接于客车前围骨架后,在客车安装前顶时,可通过支架调试高度,使得支架上内后视镜的安装面与客车前顶内侧贴合,以便于内后视镜的安装,消除制作误差,降低设计难度,也解决了原先后视镜固定后前顶凹陷或者鼓包等问题。
2、 本实用新型埋铁和支架采用限位凸轮和波浪齿槽进行限位配合,装配过程仅需倾斜调整高度,摆正即可定位固定,无需借用其他额外工具,操作简单便捷,且支架和埋铁之间结构简单、紧凑、稳固,成本低,通用性强,可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高度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时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时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高度时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高度时俯视图;
图8为图7中B-B方向剖视图。
其中,埋铁1,埋铁顶部11,支架2,支架底部21,限位凸轮3,限位凸角31,顶持凸角32,长条移动槽4,波浪齿槽41,螺栓5,螺栓平垫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8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转浮鞋
- 下一篇:一种耐火材料用原料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