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500万像素透雾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46552.9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3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温晓锋;吴乐超;林勇杰;陈建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7/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500 像素 镜头 | ||
1.一种500万像素透雾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镜筒(G1)以及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于主镜筒(G1)内的第一透镜(A-1)、第二透镜(A-2)、第三透镜(A-3)、第四透镜(A-4)、光阑、第五透镜(A-5)、第六透镜(A-6)、第七透镜(A-7)和第八透镜(A-8),所述第一透镜(A-1)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A-2)、第三透镜(A-3)和第四透镜(A-4)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第五透镜(A-5)为双凸型透镜,所述第六透镜(A-6)为负月牙型透镜,所述第七透镜(A-7)和第八透镜(A-8)组成密接的胶合组,所述第一透镜(A-1)和第二透镜(A-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05~0.3mm,所述第四透镜(A-4)和第五透镜(A-5)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2mm,所述第五透镜(A-5)和第六透镜(A-6)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05~0.2mm,所述第六透镜(A-6)和第七透镜(A-7)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5mm,所述第一透镜(A-1)、第二透镜(A-2)、第三透镜(A-3)、第四透镜(A-4)、第五透镜(A-5)、第六透镜(A-6)、第七透镜(A-7)和第八透镜(A-8)的组合焦距为:50mm~75mm,所述500万像素透雾镜头的光学总长TTL为:30mm<TTL<55mm,且各个透镜的表面均镀有400-1100nm宽带增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00万像素透雾镜头,其特征在于:各个透镜满足以下光学条件:
1.8n12.0,10v120,201S140,801S2100,2mmL13mm;
1.9n22.1,15v230,102S120,52S210,1mmL22mm;
1.6n31.7,40v360,53S110,-203S2-30,4mmL36mm;
1.9n42.1,10v430,-204S1-30,-204S2-30,0.5mmL42mm;
1.4n51.6,60v590,205S140,805S2100,2mmL53mm;
1.82n62,20v630,56S120,-806S2-105,2mmL63mm;
1.84n71.9,20v730,107S120,-87S2-10,0.5mmL72mm;
1.75n81.85,30v845,-88S1-10,88S210,0.5mmL81mm;
其中,n1-n8依次为第一透镜-第八透镜的折射率,v1-v8依次为第一透镜-第八透镜的阿贝系数,1S1-8S1依次为第一透镜-第八透镜前端面的曲率半径,1S2-8S2依次为第一透镜-第八透镜后端面的曲率半径,L1-L8依次为第一透镜-第八透镜的中心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00万像素透雾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500万像素透雾镜头还包括前压圈(G2)、第一机械隔圈(R1)、中组压圈(G3)、第二机械隔圈(R2)、以及第三机械隔圈(R3),所述前压圈(G2)固定安装于主镜筒(G1)的前端筒口外并对第一透镜(A-1)的前端位置起限位作用,所述第一机械隔圈(R1)安装于主镜筒(G1)的筒体内且位于第一透镜(A-1)和第二透镜(A-2)之间以限定两者的空气间隔,所述中组压圈(G3)固定安装于主镜筒(G1)的筒体内并对第五透镜(A-5)的前端起限位作用,所述主镜筒(G1)还内设有用于对第四透镜(A-4)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凸缘(G4),所述第二机械隔圈(R2)安装于主镜筒(G1)的筒体内且位于第五透镜(A-5)和第六透镜(A-6)之间以限定两者的空气间隔,所述第三机械隔圈(R3)安装于主镜筒(G1)的筒体内且位于第六透镜(A-6)和第七透镜(A-7)之间以限定两者的空气间隔,所述主镜筒(G1)的后端设有用于对第八透镜(A-8)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凸缘(G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00万像素透雾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镜筒(G1)包括后端的尾部镜筒(G6),所述尾部镜筒(G6)的轴向距离LG为:12mmLG17mm,且尾部镜筒(G6)的内部环设有消光螺纹(G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特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65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直壁管连接结构
- 下一篇:穿戴式反刍动物呼出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