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鼓萃取单元以及包含它的离心萃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5773.4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长;雷玉平;肖华平;赵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萃取 单元 以及 包含 离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转鼓萃取单元,其包括动力轴、转鼓、分流座、排液盘以及进液盘。上述排液盘、进液盘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转鼓的上、下端面。动力轴穿设于转鼓的内腔中。分流座套设于动力轴上,且顶靠布置于排液盘的正下方。转鼓在动力轴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作用力不同完成重相和轻相的分离。上述转鼓为分体式结构,其由上转鼓分体和下转鼓分体连接而成。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注塑模具或成型设备的体积,从而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体型较小的转鼓更有利于后期对其进行转运以及装配。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的一种包含上述转鼓萃取单元的离心萃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萃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鼓萃取单元以及包含它的离心萃取机。
背景技术
离心萃取技术是一种借助离心力场实现液-液两相的接触传质和相分离的实用技术,它是液-液萃取和离心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相对于其他萃取技术具有两相物料接触时间短,分相速度快,在设备中存留量小,操作相比范围宽等特点。此项技术现已被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应用于湿法冶金、制药、废水处理、核能、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中。
离心萃取技术的实现大都借助于离心萃取机,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重相和轻相经过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进入转鼓,在转鼓带动下,混合液与转鼓同步高速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重相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步远离转鼓中心而靠向鼓壁;密度较小的轻相逐步远离鼓壁靠向中心。最终两相液体分别通过各自通道被甩入收集腔,两相再从各自收集腔流出,从而完成两相分离过程。在现有技术中,转鼓为整体式结构,这样一来,一方面,需要适配较大体型的注塑模具或成型设备,从而必不可免地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另一方面,整体式转鼓自身体型较大,不利于进行转运以及装配进程的顺利开展,尤其是适配大型离心萃取机时情况更甚。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鼓萃取单元,其转鼓为分体式结构,利于其进行制造成型以及后续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转鼓萃取单元,其包括动力轴、转鼓、分流座、排液盘以及进液盘。上述排液盘、进液盘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转鼓的上、下端面。动力轴穿设于转鼓的内腔中。分流座套设于动力轴上,且顶靠布置于排液盘的正下方。转鼓在动力轴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作用力不同完成重相和轻相的分离。上述转鼓为分体式结构,其由上转鼓分体和下转鼓分体连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转鼓分体的侧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的螺钉通孔,相对应地,在下转鼓分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以借助于螺钉实现上转鼓分体和下转鼓分体的可拆卸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转鼓萃取单元还包括密封圈,其压设于上转鼓分体和下转鼓分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上转鼓分体或/和下转鼓分体的对接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密封圈放置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转鼓萃取单元还包括隔液板,其顶口围绕下转鼓分体的外侧壁进行布置。围绕上转鼓分体的侧壁,靠近其对接面位置设置有挡液翻边。挡液翻边盖设于隔液板顶口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的上转鼓分体和下转鼓分体均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转鼓分体和下转鼓分体的材质为PPS塑料、LCP塑料、PEEK塑料、尼龙塑料或PPO塑料中的任一种。
相较于传统的转鼓萃取单元,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其采取分体式设计结构,这样一来,一方面,有效地减少了注塑模具或成型设备的体积,从而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进而降低了离心萃取机的整体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体型较小的转鼓更有利于后期对其进行转运以及后续装配,更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5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喷头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用于艺术绘画的画板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