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3672.3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良;赵成文;逄林;付美明;王康;袁望星;桂茂;童霆;兰志丹;徐书明;汤志颖;王佩;邹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G08C17/02;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宋明光;邝圆晖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模 通信 设备 性能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射频矩阵,包括至少一个分支器和至少一个可调衰减器,所述射频矩阵用于通过调节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衰减器来构建拓扑环境;信号分析仪,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从所述射频矩阵获取信号波形;信号发生器,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向所述射频矩阵引入噪声;中心节点屏蔽箱,通过射频线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放置待测试设备,并抑制外部干扰信号;至少一个从节点屏蔽箱,通过射频线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放置待测试设备,并抑制外部干扰信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产品仿真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的重要任务,选择稳定、可靠、实时、安全的本地通信方式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直接影响着集中器与采集器(电能表)之间通信的可靠性和采集成功率。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适应多种业务需求。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能够实现海量用电信息采集数据24小时实时传输,并且通过台区识别、相位识别等功能,获取各种信息,使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此外,高速载波支撑智能化目标所需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建设,有力地支持企业用电管理、能效管理、智能家庭互联。对于售电来说,基于高速载波可以使发电、售电企业及时获取重要数据,实现按需求生产、按需求采购的目的,将有力支撑市场化电力交易,促进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
在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技术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随着用电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数量的大幅增加,造成载波的通讯环境相当恶劣,电力电子器件和变频设备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电网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造成了智能电能表与采集终端载波通信性能的不稳定。
由于电力线的上的干扰及衰减,微功率无线技术有其独特优势,无线通信有效地避开了电力线上的干扰和衰减,较高的通信速率使得通信实时性得到了有力保障,但是无线通信又容易受环境干扰,穿透墙体和建筑物时信号衰减较大。
随着例如国网公司多表集抄业务要求的发展,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HPLC)通信技术的双模通信技术体现其优势所在,电力线载波和无功率无线通信相结合,两者更多的是互补性,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点,使得采集性能更加可靠。
任何一个设备的生产、出厂都要经过多种指标的测试,双模通信技术同样需要一种设备的检测,而对于目前检测设备厂家来看,台体检测设备单一化,只能针对一种通信方式进行检测,对于双模通信技术还无实际的检测装备。有些厂家台体声称可以检测双模通信的技术指标,实际只是测试通信可靠性及协议方面的测试,并不能做到通信性能的测试。而对于双模通信来说不仅要单独测试载波通信的性能,还要能单独测试无线通信的性能,以及两种通信方式同时通信时的性能指标以及业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能够实现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双模通信产品仿真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包括:
射频矩阵,包括至少一个分支器和至少一个可调衰减器,所述射频矩阵用于通过调节所述至少一个可调衰减器来构建拓扑环境;
信号分析仪,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从所述射频矩阵获取信号波形;
信号发生器,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向所述射频矩阵引入噪声;
中心节点屏蔽箱,通过射频线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放置待测试设备,并抑制外部干扰信号;
至少一个从节点屏蔽箱,通过射频线与所述射频矩阵连接,用于放置待测试设备,并抑制外部干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3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极电机骨架插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无缝护眼的微距背投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