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管型太阳能中温集热器的换热副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3456.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殷奕泽;殷明;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畅能鑫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95 | 分类号: | F24S10/95;F24S70/6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太阳能 中温集热器 换热副锁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型太阳能中温集热器的换热副锁紧装置。它包括紧固螺母,还包括导热锥套管和销螺栓;所述销螺栓固定在换热管管体顶端;所述导热锥套管设置在介质总管上;所述导热锥套管呈锥形结构;所述紧固螺母设于所述导热锥套管上;所述销螺栓与所述紧固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对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锥面进行定位,使换热管管体上的换热管锥体与介质总管紧固连接,连接结构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热管型太阳能中温集热器的换热副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集热器中,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处为圆柱形,热胀冷缩后易脱落,影响集热器的使用效果。
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能防止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处脱落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热管型太阳能中温集热器的换热副锁紧装置,对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锥面进行定位,使换热管管体上的换热管锥体与介质总管紧固连接,连接结构稳定,防止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处因热涨冷缩而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热管型太阳能中温集热器的换热副锁紧装置,包括紧固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锥套管和销螺栓;所述销螺栓固定在换热管管体顶端;
所述导热锥套管设置在介质总管上;所述导热锥套管呈锥形结构;
所述紧固螺母设于所述导热锥套管上;
所述销螺栓与所述紧固螺母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螺母焊接在所述导热锥套管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锥套管焊接在所述介质总管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销螺栓倒立焊接固定在所述换热管管体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弹簧垫片和垫圈均设于所述导热锥套管上;所述紧固螺母、弹簧垫片和垫圈自上而下套在所述销螺栓上,且将换热管管体固定锁紧在导热锥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对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锥面进行定位,使换热管管体上的换热管锥体与介质总管紧固连接,连接结构稳定;
(2)本实用新型在换热管管体顶端增加锁紧装置,防止换热管管体与介质总管的连接处因换热管管体的热胀冷缩而松动的情况发生;
(3)本实用新型尺寸小于换热管锥体下部尺寸,保证换热管热胀冷缩后还能正常锁紧;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管连接处为圆柱形,热胀冷缩情况下易脱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表示为焊接符号;·表示为焊接符号。
图中1-换热管管体,1.1-换热管锥体,2-紧固螺母,3-导热锥套管,4-介质总管,5-导热介质,6-销螺栓,7-垫圈,8-弹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1可知:热管型太阳能中温集热器的换热副锁紧装置,设于换热管管体1顶端;包括紧固螺母2,导热锥套管3和销螺栓6;
换热管管体1采用锥面与介质总管4连接;
所述导热锥套管3设置在介质总管4上;所述导热锥套管3呈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畅能鑫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畅能鑫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3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