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3398.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鲁彬;高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涛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张会会 |
地址: | 7135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测井 解释 中的 水淹 自动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所述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利用铜管、散热翅片等结构的搭配可以有效地对第二壳体进行散热,使得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保持运行通畅,利用第一壳体、弹簧和支撑杆等结构的搭配,使得本装置具有防震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碰撞及震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保护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藏测井技术领域,具体为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识别的依据是诸如“自然电位、声波时差”等水淹层的各项模式特征,识别结果为诸如“未水淹、弱水淹、中水淹和强水淹”等水淹级别,目前的水淹层识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根据水淹油层电化学特性、物性与测井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识别,第二,普通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借助计算机采用普通神经网络进行水淹层自动识别,第三,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弥补了神经网络在模糊数据处理方面的不足和纯模糊网络在学习方的缺陷,第四,过程神经网络方法,过程神经网络能够自动提取输入函数的曲线形态和幅值特征,并将多条曲线特征加以组合,形成类别输出,从而提高了模式概括能力。由于水淹层数据量一般较为庞大,因此,现有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具有工作量大导致设备高温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设备缺乏防护措施,受到碰撞时,容易损害,为此,提出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所述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四个所述第一壳体和四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邻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铜管,所述铜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二壳体的前表面通过合页铰接有第二板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板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安装有换气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安装有两个开关,所述开关的电性输出端与相邻的所述换气扇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体的前表面铰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底端插入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铜管、散热翅片等结构的搭配可以有效地对第二壳体进行散热,使得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从而保持运行通畅,利用第一壳体、弹簧和支撑杆等结构的搭配,使得本装置具有防震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碰撞及震动带来的影响,从而保护水淹层自动识别设备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涛,未经杨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3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施工用的逆止排水阀
- 下一篇:一种工作环境内粉尘浓度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