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软硬结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3334.X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1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雨霜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5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软硬 结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软硬结合板,包括第一刚性PCB板、柔性FPC板和第二刚性PCB板,所述第一刚性PCB板和第二刚性PCB板之间通过层压连接有柔性FPC板,所述柔性FPC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刚性PCB板和第二刚性PCB板连接处套接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通过第一固定板螺栓固定在第一刚性PCB板上,所述第二套管通过第二固定板螺栓固定在第二刚性PCB板上。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有连接带,连接带的设置,可以将第一刚性PCB板和第二刚性PCB板进行间距进行限定,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第一刚性PCB板和第二刚性PCB板间距调节时,造成柔性FPC板受到拉扯损坏,进一步提高了柔性FPC板使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软硬结合板。
背景技术
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因为软硬结合板是FPC与PCB的组合,软硬结合板的生产应同时具备FPC生产设备与PCB生产设备。首先,由电子工程师根据需求画出软性结合板的线路与外形,然后,下发到可以生产软硬结合板的工厂,经过CAM工程师对相关文件进行处理、规划,然后安排FPC产线生产所需FPC、PCB产线生产PCB,这两款软板与硬板出来后,按照电子工程师的规划要求,将FPC与PCB经过压合机无缝压合,再经过一系列细节环节,最终就制成了软硬结合板。
目前现有的PCB软硬结合板,在两块刚性PCB板之间连接柔性FPC板,当时两个刚性PCB板之间间距缺少限位结构,易因为两块刚性PCB板之间间距调节时,造成柔性FPC板产生拉扯损坏,其次柔性FPC板与两块刚性PCB板连接处也缺少保护结构,导致其连接的稳定性较低,故而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CB软硬结合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CB软硬结合板,包括第一刚性PCB板、柔性FPC板和第二刚性PCB板;
所述第一刚性PCB板和第二刚性PCB板之间通过层压连接有柔性FPC板,所述柔性FPC板两端分别与第一刚性PCB板和第二刚性PCB板连接处套接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通过第一固定板螺栓固定在第一刚性PCB板上,所述第二套管通过第二固定板螺栓固定在第二刚性PCB板上;
所述第一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套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连接有连接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矩形框架两端开口式结构,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间距相等的条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表面开设有灌胶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长度小于柔性FPC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固定螺栓分为两组,每组四个对称分布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雨霜,未经雷雨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33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用高效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叉车登高架及包含它的登高叉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