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牵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42651.X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9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宝娜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3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牵开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牵开器,包括:基座、第一牵开板、矩形通孔、限位齿条、活动机构和微调机构;第一牵开板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底端左侧;矩形通孔沿左右方向开设在所述基座的右侧前端,所述矩形通孔的内腔后侧与基座的后侧相贯通;限位齿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的底端;活动机构套接在所述基座的外壁;微调机构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活动机构的底端左侧。该胸外科牵开器,可提高牵开板的移动精度,并可对两个牵开板间距进行小范围的精确调整,以实现对患者胸骨位置的精确固定,避免医护人员频繁调整,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胸外科牵开器。
背景技术
在胸外科的心脏手术,为了便于医务人员更加全面的看到患者胸腔内的,通常借助牵开器将胸骨撑开,迫使胸骨半部与相邻的肋骨一起退后至任一侧,从而扩大医务人员的治疗视野;
在现有技术领域内,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牵开器目前的胸骨牵开器一般包括把手、齿条、转轮、活动臂及牵开板构成,但是该种结构使牵开器在使用过程中采用齿条和齿轮进行移动,导致牵开板的移动精度较差,无法对牵开板间距进行精细调整,在使用时医护人员需要多次对牵开板间距进行调整,操作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牵开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牵开板的移动精度较差,无法对牵开板间距进行精细调整,医护人员需要多次对牵开板间距进行调整,操作比较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牵开器,包括:
基座;
第一牵开板,沿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底端左侧;
矩形通孔,沿左右方向开设在所述基座的右侧前端,所述矩形通孔的内腔后侧与基座的后侧相贯通;
限位齿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的底端;
活动机构,套接在所述基座的外壁;
微调机构,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活动机构的底端左侧,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壳体、转轴杆、圆柱块、螺旋滑槽、限位滑槽、第二牵开板和插块;壳体沿左右方向安装在外壳的底端左侧,所述壳体的右侧前端设置有锁紧机构;转轴杆沿左右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右侧中心位置,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轴杆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柱块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转轴杆的左侧;螺旋滑槽沿左右方向依次开设在所述圆柱块的外壁;限位滑槽沿左右方向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底端与壳体的下表面相贯通;第二牵开板沿上下方向插接在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所述第二牵开板的下表面延伸出限位滑槽的内腔;插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牵开板的顶端,所述插块的顶端与螺旋滑槽的内腔适配插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外壳、转轴、齿轮和第一螺杆;外壳套接在所述基座的外壁;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分别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左右两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轴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分别键连接在左右两个所述转轴的外壁,左右两个所述齿轮均与限位齿条相啮合;第一螺杆沿上下方向螺接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延伸进外壳的内腔,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设置有锁止机构。
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制动齿条和限位弹簧;制动齿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壁底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螺杆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制动齿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制动齿条可与限位齿条相啮合;所述限位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制动齿条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和外壳的内腔顶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宝娜,未经田宝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2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胸振荡排痰机背心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