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41261.0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龚博文;冯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巨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昱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1 | 代理人: | 曹燕媛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茉莉 合成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右端下部固定插接有出料管,所述装置壳体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轮,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混料管,所述传动杆活动插接在混料管的中部,所述混料管的上部开有通孔,所述混料管的上部固定插接有进料管,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下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搅拌连接杆,所述搅拌连接杆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轴。该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通过设有螺旋叶轮和混料管的结构,能够充分的对加入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物料的混合更加的高效且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而在洋茉莉腈合成时,需要使用反应釜,可是普通的反应釜对物料的混合反应不充分,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右端下部固定插接有出料管,所述装置壳体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叶轮,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混料管,所述传动杆活动插接在混料管的中部,所述混料管的上部开有通孔,所述混料管的上部固定插接有进料管,所述传动杆的外侧下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搅拌连接杆,所述搅拌连接杆的相对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装置壳体的内腔侧壁固定连接有螺旋管道。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通过轴承插接在装置壳体的下侧壁。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道的左侧下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螺旋管道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密封插接在装置壳体左侧壁下部,所述出液管的上端右侧固定密封插接在装置壳体的上侧壁。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至少设有4个,所述进料管呈环形阵列插接在混料管的上部,所述进料管上部固定插接在装置壳体的上侧壁。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洋茉莉腈合成用反应釜,通过设有螺旋叶轮和混料管的结构,能够充分的对加入的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物料的混合更加的高效且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装置壳体、2出料管、3传动电机、4传动杆、5螺旋叶轮、6混料管、7通孔、8搅拌连接杆、9搅拌轴、10螺旋管道、11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1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胡椒酸合成用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性齿轮传动机器人关节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