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物降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40078.9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6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势环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物 降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物降解装置,包括具备炉腔的炉体和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包含供气管和负离子装置,在所述供气管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支管,同时在第一支管上设置第二支管,第二支管的第一管路水平设置,第一管路通过第二管路连通第一支管,在第一管路上安装负离子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发生装置所产生的负离子可通过第一管路直接进入炉腔,减少负离子所受阻力,保证负离子具有较强的流动动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领域,涉及一种有机物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为分解有机废弃物达到减容话目的,将有机物降解成无机物,一般采用明火燃烧或燻烧进行焚烧,针对过往对于废弃物处理的焚化方法,理论上都需至少高达1.2~1.4倍氧气量,对于燻烧模式则必须提供相对应熏烧环境。现有有机物降解装置可采用负离子充满有机物降解装置的炉腔内,然后现有有机物降解装置的负离子产生装置安装于铅直管处,产生的负离子需要经过多个拐角处在才能进入炉腔,大大降低了负离子流动动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降解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提高负离子流动动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物降解装置,包括:
炉体,具备炉腔,所述炉体还设有供所述炉腔排出废气的排气管和放入物料的炉门;
供气装置,包括供气管,在所述供气管上轴向设置有多根第一支管,在所述第一支管上布置多根第二支管,
所述第二支管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该第二管路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炉腔相通;
负离子发生装置,置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输出电极伸入所述第一管路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多根所述第一支管沿所述供气管的轴向均匀布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环绕炉体外壁铺设,各所述第一支管平行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采用法兰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伸入炉腔且凸出于炉腔侧壁,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呈斜口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输出电极上放出负离子的输出端面背离所述炉体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炉体壁内设置保温隔热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隔热层采用多孔性不燃无机材料。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炉腔的炉内层壁面设有多孔性无机材料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炉体顶部开设所述炉门,该炉门包括外炉门和内炉门,所述外炉门和所述内炉门之间设有供有物料放入的空腔。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在第一管路上安装一负离子发生装置,负离子可通过第一管路直接进入炉腔,无需经过第二管路和第一管路之间的拐角处,减少负离子所受阻力,保证负离子具有较强的流动动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机物降解装置,在炉腔内的多孔性无机材料层利用自身的蓄热特性,吸收能量并转换为红外线再传递给炉腔内的有机物,造成其分子的键结断裂,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将再度被多孔性无机材料层所吸收,同时键结断裂后的分子会被迅速还原,这样产生的连锁反应无需额外提供持续性能给予有机物分解的能量,从而使得炉腔内温度相对于未增加多孔性无机材料层的炉腔具备更低的炉内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势环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势环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40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筷架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的吸附式柔性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