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金属滤袋对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9332.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7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琴;邱有永;林福;张裕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对接 结构 | ||
一种长金属滤袋对接结构,它涉及对接结构技术领域。它包含上对接件、下对接件、锁止部件,上对接件与下对接件活动连接,上对接件与下对接件通过锁止部件固定,上对接件由对接件、密封圈座、密封圈构成,对接件空套连接在密封圈座上,密封圈固定设置在密封圈座内,对接件一侧设置两个对称的牙扣,其中一个牙扣旁设有销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连接灵活等优点,操作和控制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浇铸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单项成本增量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金属滤袋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滤袋因其耐温高、耐腐蚀、能够回收利用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化工、冶金等行业。随着电袋技术在煤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内也开始探索将金属滤袋运用于煤电行业的电袋除尘器中。但是,燃煤锅炉烟气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长滤袋形式,否则会造成除尘设备庞大,无法工业化应用。目前,化纤滤袋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化纤滤袋与袋笼分别在现场安装,其对接仅需依靠分段袋笼的连接。与化纤滤袋不同的是,金属滤袋不可折叠,因此各节的滤袋与袋笼必须在厂内整体焊接成型再运现场对接安装。
目前,金属滤袋的对接采用螺纹或法兰结构。螺纹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对接时上下两端滤袋的同轴度难保证,容易造成旋紧操作时螺纹卡死的现象发生,并且仅以依靠手工旋动袋身进行对接,其预紧力不足,易造成密封性存在问题。法兰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对接时需要旋紧较多数量的螺栓,工作效率低。因此,市面上现有的长金属滤袋对接结构已经不具有推广价值,难以继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长金属滤袋对接结构,它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连接灵活等优点,操作和控制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浇铸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单项成本增量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对接件1、下对接件2、锁止部件3,上对接件1与下对接件2活动连接,上对接件1与下对接件2通过锁止部件3固定,上对接件1由对接件11、密封圈座12、密封圈13构成,对接件11空套连接在密封圈座12上,密封圈13固定设置在密封圈座12内,对接件11一侧设置两个对称的牙扣111,其中一个牙扣111旁设有销孔112,销孔112与对接件11一体成型。
所述的上对接件1与下对接件2通过牙扣111连接,且下对接件2与上对接件1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对接件11整体浇铸成型,且对接件11内设有卡槽。
所述的密封圈13为金属-石棉密封圈。
所述的上对接件1与下对接件2、对接件11与密封圈座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安装的时候,上对接件、下对接件装上,由于两边的密封圈互相挤压,这就导致密封性变好,两边的的牙扣对好,旋转,就会互相锁紧在安装的时候,由于受到密封圈相互挤压产生作用力,力作用在密封圈座上,两者相互往外拉,作用在本体上,连接件受到牙与卡槽,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在两种作用力的作用下,密封性会提高,又具有灵活性。
可以由两三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程,由此,省了很多的时间。考虑运作时产生震动,所以在零部件中加了锁止部件(销),保证连接件固定,金属滤袋与管道用电焊的形式连接,管道与内式卡扣底座相互连接,这就可以使内式接口把管道限制一定的区域。材料选择金属石棉密封圈座,适用于400摄氏度及以上的高温工作环境。牙扣式连接件是空套在密封圈座上的,可实现独立旋转。在连接上下两个牙扣对准连接,这是使得在连接上下两节金属滤袋时无需转动袋身,只需转动活动牙扣连接部件即可实现,真正实现连接简便,解脱迅速,方便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闽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93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动力自动开闭夹钳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循环水排污水电渗析脱盐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