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震耐高温结构的传感器外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37959.5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渭南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D11/24 | 分类号: | G01D11/24;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7140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震 耐高温 结构 传感器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震耐高温结构的传感器外壳,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外部设置有纳米炭散热层,且纳米炭散热层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塑料层,所述防护壳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壁皆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槽底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弹簧皆与第一滑块固定,所述伸缩装置的顶端皆与防护壳底端固定,所述伸缩装置上皆缠绕有第二弹簧。该传感器外壳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弹簧、第一滑块、铰接杆、第一开口、铰接轴、固定板、传感器外壳主体和伸缩装置,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两个弹簧的配合,能够将防护壳外部受到的外力或者冲撞力大大减小,最终保护传感器外壳主体内部的传感器元件不受到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震耐高温结构的传感器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感器一般包括框架外壳与传感器元件,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所感受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变换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以及存储等要求,现有的传感器外壳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在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弊端。
1.现有的传感器外壳只是简单的塑料外壳,对内壁的传感器元件只是起到简单的防护作用,若是传感器外壳受到外力撞击或者掉落,产生的冲撞力可能会对内部元件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
2.现有的传感器外壳不具备散热耐高温的设施,若是外部气温过高可能会对传感器外壳内部电子元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更换造成成本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防震耐高温结构的传感器外壳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震耐高温结构的传感器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传感器外壳外部不具备减震防震的结构,以及传感器外壳不具备散热耐高温设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震耐高温结构的传感器外壳,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外部设置有纳米炭散热层,且纳米炭散热层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塑料层,所述防护壳底端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壁皆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槽底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弹簧皆与第一滑块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上皆通过铰接轴与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皆第一开口通过另一铰接轴与固定板铰接,且固定板固定在传感器外壳主体上,所述传感器外壳主体的顶端两侧皆固定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顶端皆与防护壳底端固定,所述伸缩装置上皆缠绕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防护壳底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小于防护壳底端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端皆固定在第一滑槽内壁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内端皆与第一滑块固定。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内包括固定套杆、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二开口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穿过第二开口延伸至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固定套杆的顶端,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固定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皆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皆开设在固定套杆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大小大于伸缩杆的长度大小。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皆与防护壳底端固定,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皆与传感器外壳主体顶端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传感器外壳设置有防护壳、纳米炭散热层、散热塑料层,当传感器外壳主体外部气温较高时,热量首先与防护壳上的纳米炭散热层接触,纳米炭散热层是纳米碳材料做的散热层,散热性较高,可以对防护壳外部大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少部分热能传递至散热塑料层上,与散热塑料层接触,散热塑料层是具有导热性能的塑料产品,并且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能够把发热物体的热量通过辐射吸收化解掉,最终使发热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从而使防护壳正常工作或者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这两层材料,能够使得传感器外壳主体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避免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造成传感器停止工作的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渭南师范学院,未经渭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7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养护窑顶层模具水平移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室内用建筑装饰PVC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