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37957.6 | 申请日: | 2019-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3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宝;李树白;姚培;张启蒙;刘媛;周敏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4D13/10 | 分类号: | E04D13/10;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均匀的分布有支撑管,且支撑管的内底部安装有负电极片,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嵌套于连接杆的下端,且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于太阳能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正电极片,且连接杆的下端外侧和支撑管的内侧分别焊接固定于压缩弹簧的两端。该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能仅在太阳能板上积累较多雪时启动,从而能合理利用能源,并且能在太阳能板上积累较多雪时,使得太阳能板趋向于垂直,并启动超声波发生器,使之产生超声波,从而能使得雪从趋向于垂直的太阳能板上落下,以达到自动除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被开采利用的越来越多,导致资源逐渐匮乏,为了保证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能够持续发展,人们逐渐的在寻找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就是可再生资源的一种,虽然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仅在阳光晴好的白天能够利用,并且在大雪天气时,一旦大雪覆盖住太阳能板,将不再能利用太阳能,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就是一种能除去太阳能板上积雪的设备。
但是现有的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在使用时,比较浪费资源,这是由于现有的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使用若干个传感器进行感应,使得太阳能板上具有积雪时,便启动除雪设备,但在实际生产中,太阳能板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该热量足以融化其上薄薄的积雪,所以现有的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比较浪费资源不便于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浪费资源不便于节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均匀的分布有支撑管,且支撑管的内底部安装有负电极片,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嵌套于连接杆的下端,且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于太阳能板的下表面中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安装有正电极片,且连接杆的下端外侧和支撑管的内侧分别焊接固定于压缩弹簧的两端,所述太阳能板下表面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于支撑架的顶端,且支撑架的下端连接于撑顶结构的上端,并且支撑架的中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撑顶结构安装于螺纹杆上,且撑顶结构的下端连接于支撑台的上表面,所述螺纹杆的中部外侧键连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齿杆,所述齿杆的上端连接于中间部位的连接杆上,且齿杆的下端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支撑台的上表面,且支撑台固定连接于支撑座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下部结构为“T”形,且支撑架的上部结构为均匀分布在“T”形上端的纵杆。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连接的电路中,且超声波发生器均匀分布于太阳能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撑顶结构包括螺纹套、折叠轴、撑顶杆和撑顶轴,且螺纹套螺纹连接于螺纹杆的外侧,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均通过折叠轴连接有撑顶杆的一端,且撑顶杆的另一端集结于撑顶轴上,所述螺纹套两侧的撑顶轴分别连接于支撑架的下端和支撑台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设置有2个,且2个螺纹套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齿杆的结构形状为“L”形,且齿杆与连接杆为固定一体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光伏自动化除雪设备能仅在太阳能板上积累较多雪时启动,从而能合理利用能源,并且能在太阳能板上积累较多雪时,使得太阳能板趋向于垂直,并启动超声波发生器,使之产生超声波,从而能使得雪从趋向于垂直的太阳能板上落下,以达到自动除雪的目的:
1、在太阳能板上积累较少的雪时,其运行时产生的热量足以雪融化,从而不需要使用该设备进行除雪,在太阳能板上积累较多雪,以至于消耗掉其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且完全覆盖使之停止运行时,会使得太阳能板下移,进而使得正电极片靠近负电极片,直至两者接触启动超声波发生器进行除雪,所以该自动化除雪设备,能合理利用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79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接触式高速清扫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