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6719.3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涛;吴洪涛;刘飞龙;李杰;刘帅;李小平;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金色河口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方圆;宋风娥 |
地址: | 257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管线 电磁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管线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该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热转换效率高,并且油电完全分离,不会发生漏电触电等安全风险。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设置在待加热油田管线的外围;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绕设在保温层的外表面;屏蔽磁条,所述屏蔽磁条安装设置在电磁感应线圈的外围;电磁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电磁加热控制电路与电磁感应线圈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管线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物料集输转运过程中,油田管线内会出现因石蜡析出而产生的管线结蜡现象,这会导致油田管线流量降低,并会造成管线内物料传输耗能增大,尤其在冬天寒冷天气条件下,更容易出现受冻结冰、结蜡而产生的堵塞,影响油田管线的运行安全,因此需要对输油管道进行加热保温。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电加热装置因其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多存在有热效率低以及电能损耗大等缺陷;不但造成管道加热成本过高,而且容易出现漏电触电问题,安装复杂不适宜野外作业,带来了额外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该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热转换效率高,并且油电完全分离,不会发生漏电触电等安全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包括有: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设置在待加热油田管线的外围;
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绕设在保温层的外表面;
屏蔽磁条,所述屏蔽磁条安装设置在电磁感应线圈的外围;
电磁加热控制电路,所述电磁加热控制电路与电磁感应线圈相连接。
优选的,电磁加热控制电路中包括有带有定时器的CPU控制单元、dc-dc电源模块、温度信号处理模块、RS485通讯模块、USB通讯模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与电磁加热控制电路中的温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的温度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贴设安装在待加热油田管线的管壁上。
可选的,所述保温层由基底以及气凝胶毡片构成;其中,基底粘结在待加热油田管线的管壁外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该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中包括有保温层、电磁感应线圈、屏蔽磁条、电磁加热控制电路、温度变送器等结构单元。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便捷,使用过程中确保了带加热油田管线的油电分离,因此具有可靠性更高,热转换效率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待加热油田管线;2、保温层;3、屏蔽磁条;4、电磁感应线圈;5、电磁加热控制电路;6、温度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该油田管线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热转换效率高,并且油电完全分离,不会发生漏电触电等安全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金色河口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胜利油田金色河口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67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旋翅商用炉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力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