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6581.7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锋;黄志强;刘秉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正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水质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包括采样单元和在线水质检测仪;采样单元包括微型水泵、采样泵、浮沉箱和液位传感器,浮沉箱包括耐压外筒和耐压内筒,微型水泵和采样泵分别设置在耐压内筒内,耐压内筒设置在耐压外筒内且与耐压外筒同轴同底;微型水泵进水端和采样泵进水端分别设置耐压外筒筒底下方,微型水泵出水端与位于耐压内筒与耐压外筒之间的密闭空腔流体导通连接,采样泵出水端与在线水质检测仪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液位传感器设置安装在耐压外筒筒底上且通过线缆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采样单元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连续采样实现了对同一监测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流动性较差水体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流动性较差的水体而言,其水质会随着深度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例如城市供水系统的蓄水水库,尽管其出水量和进水量都比较大,但由于为了将水源中的泥沙进行沉降,一般都会选择对蓄水水体整体扰动较小的方式进行补水,这就使蓄水水库内不同水层的水很难发生搅动混合,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水质分层,如果仅某一深度的水进行采样检测,显然是不能反映该监测点的实质水质状况。而现有的水质检测仪,只能通过对一个监测点的不同深度的水进行采样后再检测,而且在线的水质检测仪则受限于只能对同一深度的水进行连续性水质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深度水质检测装置,利用采样单元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连续采样来进行水质检测,实现了对同一监测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流动性较差水体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包括采样单元和在线水质检测仪;所述采样单元包括微型水泵、采样泵、浮沉箱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浮沉箱包括耐压外筒和耐压内筒,所述微型水泵和所述采样泵分别设置在所述耐压内筒内,所述耐压内筒设置在所述耐压外筒内且与所述耐压外筒同轴同底;所述微型水泵进水端和所述采样泵进水端分别设置所述耐压外筒筒底下方,所述微型水泵出水端与位于所述耐压内筒与所述耐压外筒之间的密闭空腔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采样泵出水端与所述在线水质检测仪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安装在所述耐压外筒筒底上且通过线缆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微型水泵为额定功率为12W的直流双向泵;连接所述采样泵出水端和所述在线水质检测仪进水端的输水管长度满足所述采样单元下沉至待检测水域水底。
上述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所述微型水泵和所述采样泵分设在所述耐压内筒中轴的两侧。
上述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耐压内筒设有配重块。
上述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耐压外筒高度为H,所述耐压内筒高度为h,H=1.5~1.8h。
上述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位于所述耐压内筒筒底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流动性较差的水体不同深度的水层进行连续的水质检测,实现对同一监测点水质进行较为完整且准确的检测,避免水质较差的水层成为水体的长期污染源。
2.采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耐压外筒和耐压内筒,将耐压外筒和耐压内筒的高度比控制在1.5~1.8有利于控制采样单元在水中的姿态稳定性,从而确保在进行水质检测时所采水样为同一水层的水,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深度水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耐压外筒;2-耐压内筒;3-设备腔;4-采样泵;5-微型水泵;6-配重块;7-液位传感器;8-在线水质检测仪;9-输水管;10-保险绳;11-耐压装配管;12-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正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正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65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