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屑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4431.2 | 申请日: | 2020-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培海;孙玉业;陈旭辉;魏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大兴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B03C1/18;B07B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屑 处理 设备 | ||
1.一种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筛(1)、承接输送带(2)、上料输送带(3)、降尘机(4)、除铁结构(5)、物料筒(6)、传动输送带(7)、排料输送带(8)、搅拌电机(9)、搅拌箱(10)和机架(11),所述滚筛(1)设置在最前端,所述滚筛(1)的底侧并列设置有两承接输送带(2),所述承接输送带(2)的正下方设置有上料输送带(3),所述传动输送带(7)与上料输送带(3)首尾连接设置,所述降尘机(4)架设在传动输送带(7)与上料输送带(3)衔接位置正上方,所述除铁结构(5)架设在传动输送带(7)的正上方,所述搅拌箱(10)通过焊接固定在机架(11)的顶侧,所述搅拌电机(9)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机架(11)的顶侧一端,所述搅拌箱(10)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搅拌电机(9)的输出端部连接,所述搅拌箱(10)的一侧并列设置有三个所述物料筒(6),所述物料筒(6)的底端分别通过物料管与搅拌箱(10)连通,所述排料输送带(8)设置在机架(11)的底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0)的顶侧一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传动输送带(7)的另一端位于进料口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10)的底侧另一端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输送带(8)的一端位于排料口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铁结构(5)包括传动齿带(51)、齿轮(52)、移动电机(53)、滑动杆(54)、电磁铁(55)、支架(56)、板槽(57)、振动电机(58)、凸轮(59)、定位杆(510)、刮板(511)、活动杆(512)和复位弹簧(513),所述支架(56)骑架在传动输送带(7)的中间位置顶侧,所述支架(56)的顶侧横梁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竖直贯穿有滑动杆(54),所述滑动杆(54)的顶端端部固定有滑板,所述移动电机(53)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滑板上,所述齿轮(52)安装在移动电机(53)的输出端部,所述传动齿带(51)固定在支架(56)横梁的顶侧,所述滑动杆(54)的底端端部并列焊接有三块电磁铁(55),所述传动输送带(7)的两侧均设置有板槽(57),所述振动电机(58)通过螺栓配合安装在支架(56)的一侧顶部,所述凸轮(59)安装在振动电机(58)的输出端部,所述刮板(511)设置在支架(56)的内侧,所述活动杆(512)横向贯穿支架(56)的侧壁内部,所述刮板(511)固定在活动杆(512)的一端端部,所述复位弹簧(513)套接固定在活动杆(512)的另一端外部,所述定位杆(510)通过焊接固定在刮板(511)的一侧,所述定位杆(510)的另一端横向贯穿支架(56)的侧壁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带(51)和齿轮(52)平行设置,所述传动齿带(51)和齿轮(52)互为啮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送带(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集料斗,所述刮板(511)的顶侧面与电磁铁(55)的底侧面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岩屑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512)的一端设置在凸轮(59)的一侧,所述凸轮(59)的圆周面与活动杆(512)的一端端面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大兴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榆林大兴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4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反冲洗功能的新型前置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稻鳅的大规模养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