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床体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4118.9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9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任旭东;黄巨枫;常相辉;王一夫;代春玥;肖玥;刘千一;白志鑫;刘其军;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体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加热中间层和检测底层,所述加热中间层上呈列阵设置有多个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内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单元,所述检测底层上呈列阵设置有多个检测区,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单元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通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单元协作,实现低能耗下,准确地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息环境,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光模块和灯照单元协作,实现睡姿监测和智能起夜灯照功能,不仅能够辅助调节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还能自动为使用者起夜提供照明,智能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体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睡眠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睡眠质量好,早晨起床会感到精力充沛,做事情效率会很高,反之,则会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不佳,影响工作。而睡眠质量的好坏与睡眠姿势有着直接的联系。
仰卧,生活中,选择仰卧睡姿的人群占比较大的比重,也是经常被推荐的一种姿势;这种睡眠姿势不会压迫体内脏腑等器官,还可以让脊椎部位成一条线,能有效缓解颈部、背部酸痛的症状;但这种睡姿容易导致舌根下坠、阻塞呼吸,不适合经常打呼噜或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左侧卧,左侧卧虽然看上去很舒服,有利于身体放松,消除疲劳,但因为心脏位于左胸腔,这种睡姿很容易压迫心脏,若想保证全身的血液循环,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人或老年人不建议采用这种睡姿。右侧卧,右侧卧的睡姿是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健康姿势,会使人的睡眠有稳定感,且有利于胃肠道的正常运行,可促进消化,还不会压迫心脏;但是,这种睡姿其实也有弊端,就是会影响右侧肺部运动,如果有肺气肿或是肺部不太好的人,最好不要选择右侧卧。俯卧,很明显,俯卧是比较不健康的一种睡姿,因为人在趴着的时候,会使胸部受到压迫,导致出现心脏不适、呼吸困难的情况;而且,这种睡姿很难让脊柱保持中央位置,会给关节和肌肉带来压力,刺激神经,时间久了,腰背就会产生疼痛、麻木的感觉;而且,俯卧时颈部向侧面扭转,头部歪向一边,很容易导致颈肌受损,所以,一般不推荐采取这种睡姿。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不必完全拘泥于某一种睡姿,因为整个夜里,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一种睡眠姿势,而是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的变换。
而对于身体不适或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讲,睡姿可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因此,主动去了解并调整睡姿对人体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床体智能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床体智能控制系统,通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单元协作,实现低能耗下,准确地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息环境,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光模块和灯照单元协作,实现睡姿监测和智能起夜灯照功能,不仅能够辅助调节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还能自动为使用者起夜提供照明,智能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床体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床垫,所述床垫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表层、加热中间层和检测底层,所述加热中间层上呈列阵设置有多个加热区,所述加热区内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单元,所述检测底层上呈列阵设置有多个检测区,所述检测区与加热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区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单元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床体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感光模块和灯照单元,所述感光模块、灯照单元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通过感光模块检测环境的光照强度,在白天,感光模块检测到环境的光照充足,灯照单元则无法被联动工作,而在黑夜,感光模块检测到环境的光照不足时,灯照单元则可以和压力传感器联动工作,例如,在黑夜,感光模块检测到环境的光照不足,压力传感器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检测到压力,而在下一个时间点及延时的一端时间内未检测到压力,灯照单元则启动工作,实现自动起夜灯照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41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