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31007.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子勉;钟健强;何文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51;G09F23/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翠香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汽车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桩装置,包括U形电缆座、橡胶防护垫、第一悬挂臂和第二悬挂臂,所述U形电缆座的内壁粘接固定有橡胶防护垫,所述U形电缆座的顶部一侧固定有第一悬挂臂,所述U形电缆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悬挂臂,所述第一悬挂臂上切斜开设有贯通U形电缆座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内部旋接固定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板平时空闲时间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节能环保,具有广告功能,维修方便,以及可以利用干燥风的流动对充电桩装置本体内部湿气进行消除,便于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目前设在户外的充电桩不能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电,不够环保,且维修不便,以及当内部的湿度较大时,长时间会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桩装置,该太阳能汽车充电桩装置结构新颖,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板平时空闲时间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节能环保,维修方便,以及可以利用干燥风的流动对充电桩装置本体内部湿气进行消除,便于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装置本体,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太阳能安装板,所述太阳能安装板的顶端固定有太阳能光伏电板,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充电插线,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两侧的顶端设置有充电固定槽,所述充电固定槽的底端设置有绕线挂钩,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内侧的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安装有蓄电池组,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广告牌,所述广告牌与充电桩装置本体之间通过广告牌固定框连接,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除湿组件,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的背侧铰接有维修门。
优选的,所述除湿组件包括湿度传感器、PLC控制器、除湿风机、出风口、电动阀门和通风孔,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内部的底端安装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除湿风机,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内部的上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部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除湿风机和电动阀门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除湿风机与充电桩装置本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储物板,所述储物板上均匀开设有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维修门与充电桩装置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装置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防撞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时通过太阳能安装板内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电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传递给蓄电池组进行储存,即可以利用平时空闲时间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节能环保;
2、通过广告牌固定框利用螺栓将广告牌进行固定,既可以实现广告作用,以及通过维修门,便于整体的维修,维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31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