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29853.0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1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兵;曹财喜;李志刚;周建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之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80/00 | 分类号: | F24S80/00;F24S20/40;F24S4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汤蔚莉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水箱 外胆丝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包括水箱内胆和水箱外胆,所述水箱内胆和水箱外胆之间设置有加热棒,所述水箱外胆的底部且位于水箱内胆的外侧卡接有圆台形密封塞,圆台形密封塞的顶部卡接有半圆隔热套,且半圆隔热套套设在加热棒的外部,半圆隔热套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导热板,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水箱技术领域。该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利用半圆隔热套配合弧形导热板与导热条来固定加热棒,其中弧形导热板与导热条可使加热棒更好的为水箱内胆进行加热,而利用滑条配合滑槽可限制半圆隔热套的位置,即限制加热棒避免其晃动,保持加热的稳定,多个结构配合,即提高了加热棒的加热效率,也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水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保温水箱与不锈钢消防水箱有所区别,保温水箱是指在水箱的夹层增加特殊工业和保温材料,使水箱得保持一定的温度满足生活或工业需要。保温水箱根据使用加工的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不锈钢保温水箱、承压保温水箱、玻璃钢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内箱采用不锈钢,外箱可选用不锈钢或镀铝锌,重量轻,外型美观,干净卫生。聚氨酯整体发泡保温层,热损耗小,保温效果好。接头用高频电阻缝焊焊接,确保不易生锈漏水。
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用的保温水箱一般都分为内胆和外胆,且在内胆和外胆之间设置加热丝,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可以用加热丝对水进行加热,但现有的加热丝一般都是一端固定,大部分都没有固定结构,其可在内胆和外胆之间随意晃动,若在移动过程中晃动导致加热丝形变而贴近外胆,则会有很大部分热量经外胆传递出去,造成热量的浪费,且加热丝一般是对内胆和外胆之间的空腔内进行加热,内胆的吸收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解决了加热丝缺少稳定的固定结构,若在移动过程中晃动导致加热丝形变而贴近外胆,则会有很大部分热量经外胆传递出去,造成热量的浪费,且加热丝一般是对内胆和外胆之间的空腔内进行加热,内胆的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包括水箱内胆和水箱外胆,所述水箱内胆和水箱外胆之间设置有加热棒,所述水箱外胆的底部且位于水箱内胆的外侧卡接有圆台形密封塞,所述圆台形密封塞的顶部卡接有半圆隔热套,且半圆隔热套套设在加热棒的外部,所述半圆隔热套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导热板,且弧形导热板的内弧面贴合水箱内胆的外表面,所述弧形导热板位于半圆隔热套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条,且导热条的表面开设有与加热棒表面贴合的凹槽,所述半圆隔热套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水箱内胆和水箱外胆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条滑动连接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加热棒均设置有多个,且呈环形等距分布在水箱内胆和水箱外胆之间。
优选的,所述圆台形密封塞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且加热棒的底端与螺纹套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台形密封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与水箱外胆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内部且位于圆台形密封塞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电连接块,所述连接架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加热器,且加热器与电连接块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且位于电连接块的顶部卡接有防护垫片,所述电连接块的顶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导电接触片,且导电接触片的顶部与加热棒的底端压接,所述导电接触片与连接架的顶部之间且位于导线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弹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水箱外胆丝的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之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之威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