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9341.4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4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兵;陆志康;韩成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英思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王晓玲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电脑 转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壳,包括位于中间的长条形的中空的腔体和位于腔体的两端的转轴安装部,转轴壳的外表面且中间部位为亚光区,转轴壳的外表面且亚光区的两端为亮光区;转轴壳的外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五个面且分别为外凸的第一弧面、内凹的第二弧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垂直;转轴壳的第三平面向内延伸形成多个第一挂台,第三平面向下延伸形成三个安装台且分别为两个第一安装台和一个第二安装台;转轴安装部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用于安装转轴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精简,壁薄,质轻,适合笔记本电脑轻薄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后,转轴不会松脱,配合度高,转动稳定,产品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提电脑转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提均以掀盖式居多,为符合薄、小与重量轻等设计的考虑,一般都设计成由主机本体和键盘构成的底座以及显示屏和盖体构成的上盖两部分构成。而手提电脑在不使用或用毕状态时,上盖就盖合在其底座上,在使用时须将其上盖向上掀开至适当角度,才能便于操作使用。
目前用于手提电脑显示器与键盘本体连接的转轴零件为锌合金一体压铸件,因是手提电脑的显示器与键盘的连接键,且外露,所以外观要求高,颜色要求多样化,然而,压铸成型很难达到外观要求:其表面有分模线,且电镀处理时会有气泡产生;产品型腔较深,压铸成型,型芯拔模斜度大,很难达到垂直的美观要求,表面处理目前只能电镀,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另,中国专利“笔记本电脑转轴仓内走线结构”,申请号201310057297.0,申请公布号CN 103149988 A,只是公开了“包括笔记本转轴仓,所述转轴仓内部对称设置一对向内开启的卡线门,所述卡线门上或卡线门与转轴仓内壁配合设置配线位”,侧重于转轴仓的走线结构,并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壳,结构精简,壁薄,质轻,适合笔记本电脑轻薄的发展趋势,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后,转轴不会松脱,配合度高,转动稳定,产品的使用寿命长,适用于高端手提电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壳,所述转轴壳包括位于中间的长条形的中空的腔体和位于所述腔体的两端的转轴安装部,所述转轴壳的外表面且中间部位为亚光区,所述转轴壳的外表面且所述亚光区的两端为亮光区,所述亚光区和所述亮光区皆通过阳极氧化形成阳极氧化膜;
所述腔体的壁厚为0.6±0.02mm,所述转轴壳的外壁面包括依次连接的五个面且分别为外凸的第一弧面、内凹的第二弧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垂直;定义靠近腔体的内部的一侧为内,所述转轴壳的第三平面向外延伸形成多个第一挂台,所述第三平面向下延伸形成三个安装台且分别为两个第一安装台和一个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位于所述转轴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台位于所述转轴壳的中部,每一所述第一安装台分别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台设有三个安装孔;
所述转轴安装部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用于安装转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为3.60±0.05mm,所述转轴安装部对应的转轴壳的第三平面处还设有一腰形孔,所述转轴壳的第三平面延伸出所述转轴安装部的部分也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说,所述腰形孔的长度为7.90±0.05mm,且宽度为2.30± 0.02mm。
进一步地说,所述腔体的第一弧面处向内侧延伸形成多个第二挂台,每一所述第二挂台的上沿均具有卡凸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三平面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一侧设于卡钩。
进一步地说,所述转轴壳的长度为280.20±0.05mm,所述转轴壳的高度为11.50±0.05mm,所述转轴壳的宽度为13.85±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英思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英思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93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电力物联网智控IO模块外壳
- 下一篇:一款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反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