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桥轮边甩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8810.0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1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凯;梁玲玉;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5/12 | 分类号: | B60B35/12;B60B35/14;B60T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0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桥轮边甩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桥轮边甩油结构,所述驱动桥包括半轴以及装配在所述半轴上的阻油盘、半轴法兰、制动鼓及车轮,所述半轴法兰上设置有第一甩油结构,所述制动鼓上设置有第二甩油结构,所述车轮上设置有第三甩油结构,所述驱动桥的半轴油封泄漏的齿轮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甩油结构、第二甩油结构及第三甩油结构流向外界。本实用新型使得泄漏的齿轮油能够通过多处甩油结构,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及时甩出,防止齿轮油进入制动器内;同时,便于及时发现油液泄漏,以便进行维修达到及时止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桥轮边甩油结构。
背景技术
驱动桥处于动力传动系的末端,其基本功能是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并将动力合理的分配给左、右驱动轮,另外还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直力、纵向力和横向力。驱动桥一般由主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传动装置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目前上市场上出售的车型,对于驱动桥轮边半轴油封漏油的围堵措施主要采用挡油板,此种结构不能做到有效密封,齿轮润滑油仍然可以通过挡油板泄漏,使轮边部分出现渗漏油现象,严重者导致润滑油进入制动器,引起制动失效。车辆运行过程中,齿轮油受离心力作用易被甩到制动器内,当齿轮油附着在制动器上时,在制动过程中存在制动失效的风险,甚至会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桥轮边甩油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桥齿轮油从半轴油封泄漏后导致轮边制动失效等方面存在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桥轮边甩油结构,所述驱动桥包括半轴以及装配在所述半轴上的阻油盘、半轴法兰、制动鼓及车轮,所述半轴法兰上设置有第一甩油结构,所述制动鼓上设置有第二甩油结构,所述车轮上设置有第三甩油结构,所述驱动桥的半轴油封泄漏的齿轮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甩油结构、第二甩油结构及第三甩油结构流向外界。
进一步,所述第一甩油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半轴法兰端面上的法兰甩油孔,所述法兰甩油孔与所述阻油盘的豁口对准。
进一步,所述法兰甩油孔呈圆形。
进一步,所述第二甩油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制动鼓端面上的至少两个制动鼓甩油孔,所述制动鼓甩油孔沿所述制动鼓的周向均布。
进一步,所述制动鼓甩油孔呈圆形。
进一步,所述第三甩油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车轮轮毂上的多个车轮甩油槽,多个所述车轮甩油槽绕所述轮毂周向均布。
进一步,所述轮毂上具有绕所述车轮呈周向均布的多个半封闭槽,且多个所述半封闭槽的一端均与所述轮毂的中心连通,多个所述车轮甩油槽与多个所述半封闭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每个所述车轮甩油槽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轮毂上半封闭槽的另一端外边缘连通。
进一步,所述车轮甩油槽呈椭圆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桥轮边甩油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驱动桥轮边设置了多处的甩油结构,使得泄漏的齿轮油能够通过半轴法兰上的第一甩油结构、制动鼓上的第二甩油结构及车轮上的第三甩油结构,在离心力作用下被及时甩出,防止齿轮油进入制动器内;同时,便于及时发现油液泄漏,以便进行维修达到及时止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某种驱动桥的油液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轴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法兰甩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油盘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8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钢绞线生产用绞合装置
- 下一篇:桶体码垛打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