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矩形沉淀池刮泥及排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8030.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秋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松山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 沉淀 池刮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沉淀池刮泥及排渣设备,其包括有:一轨道在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导轮架,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导轮架,一刮泥车的行走轮滑设于该轨道上,该刮泥车枢设有具有刮板的该杆体,一驱动机连动有一链条,又该链条绕设于该第一导轮架、第二导轮架与固定于该刮泥车的两端,一排渣器位于水面高度包括有一排渣槽、一排渣倒伏堰板、一操作连杆及一马达,该排渣倒伏堰板以一挠性连结片固定于排渣槽,该操作连杆在排渣槽中段处设有一轴部,并由操作连杆的一端连结于该排渣倒伏堰板,而该另一端固定有一配重件,该马达连接于操作连杆,借此兼具有池底排泥与池面排浮渣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沉淀池除污装置,尤指一种能提高除污效果的矩形沉淀池刮泥及排渣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沉淀池进行污泥沉淀,再用双链条刮泥机或吸泥机来清除沉淀池底的淤泥。详观上述刮泥机结构不难发现其尚存有些许功能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如下:双链式刮泥机是利用一组传动链及一组刮泥链(二条),利用驱动链轮及被动链轮带动刮泥链轮及刮泥板,回转式运转滑移于沉淀池的池底及池面,刮集池底污泥及池面浮渣,其结构存在有下述缺点:1、土木施工要求精度高;2、刮泥和吸泥死角多,不能完全刮除淤泥;3、排泥浓度低,污泥量多;4、双链条刮泥机容易脱链,吸泥机吸泥孔容易阻塞;5、设备安装精度要求高,常因安装不良造成设备故障;6、设备维护费用高,链条松脱无法有效调整其松紧度;7、如有污泥偏堆或池底有大型异物,刮泥机无法操作。另亦不具有清除沉淀池水面浮渣的功能,导致其实用性明显不足。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根据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矩形沉淀池刮泥及排渣设备,包括:
一轨道,该轨道在一端设置有一第一导轮架,且该第一导轮架枢设有数个第一导轮,又该轨道在另一端设置有一第二导轮架,且该第二导轮架枢设有数个第二导轮;一刮泥车的底部设置有数个行走轮,并以该行走轮滑设于该轨道上,又该刮泥车垂直该轨道而枢设有至少一杆体,且该杆体朝相同方向延伸有至少一刮板,而该刮板在末端皆固定有至少一弹性片,让该弹性片朝向该刮泥车的前方或后方倾斜形成可刮泥角度;
一驱动机,该驱动机装设于该第一导轮架的同侧,且该驱动机连动有一链条,又该链条绕设于该第一导轮、该第二导轮与固定于该刮泥车的两端,并由该驱动机带动该刮泥车位移于该第一导轮架与该第二导轮架之间,借由该刮板的弹性片形成槽底刮泥效果;
一排渣器,该排渣器装设于该第二导轮架的同侧且位于水面高度,该排渣器包括有一排渣槽、一排渣倒伏堰板、一操作连杆及一马达,该排渣槽为一低边壁与一高边壁所间隔呈开放状的矩形长条,该排渣倒伏堰板以一挠性连结片固定于排渣槽的低边壁,且该排渣倒伏堰板的两侧皆设有一波纹板,并由波纹板连接至排渣槽的两侧,该操作连杆在排渣槽的中段处设有一轴部,且以轴部枢设于排渣槽的高边壁端,并由操作连杆的一端连结于该排渣倒伏堰板,而该另一端固定有一配重件,该马达连接于操作连杆,且由该马达驱动该排渣倒伏堰板形成倾斜,令水面浮渣流入该排渣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要目的在于,该驱动机的正反转皆能以该链条带动该刮泥车沿着轨道行走,又当刮泥车行走至该轨道的一端时,该刮泥车会抵触该反转架,通过该反转架所产生的反转讯号改变该驱动机的旋转方向,借此就能让该刮板的弹性片倾斜刮除在池底的泥渣,进而达到往返刮泥的作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要目的在于,该马达拉动该操作连杆并抵消该配重件重量,让操作连杆以轴部为轴心进行旋摆,就能推动该排渣倒伏堰板,而使排渣倒伏堰板倾斜产生低于水面的状态,即能将飘浮于水面的浮渣导入排渣槽内,并通过排渣槽快速将浮渣排出,借此自动的完成水面排渣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秋,未经陈庆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8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滑抗粘瑜伽垫的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