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7242.2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0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云;李富;徐守都;黄汉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龙日权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结构 | ||
一种散热结构,包括覆盖于一个或多个发热元器件上方的盖板,散热风扇设置于盖板一侧且出口风平行于盖板,而安装于盖板背向发热元器件一侧上的脊板包括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以使通风通道形成酒杯状结构,这能够增加脊板与风扇相对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流动风的流动顺畅性、增加流动风的局部对流,从而提高通风效率和散热效果;同时,该散热结构又可以方便地满足多个发热元器件的散热需要,从而减小散热结构的空间占用需要并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于机械设备仪器内用于加速热量散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很多设备、仪器内的电子元器件在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尽快从仪器内散出,否则将会导致仪器过热而损坏甚至烧毁。如在计算机、汽车仪表等领域,为了加快散热速度,通常需要设置带有多块脊板的散热器,将该散热器与发热元器件接触而使热量传导至散热器,同时利用散热风扇向散热器吹风,以带走散热器上的热量。现有的这些设备仪器中,散热器上的脊板均为平行设置,而风扇则安装于脊板背向发热元器件的一侧,风扇吹出的风经过散热器的脊板后吹向发热元器件。但该种散热结构只适用于单一元器件的散热,若涉及多个元器件,如汽车上的仪表屏和导航屏,则无法通过单一的风扇进行散热,为此必须分别使用不同的发热器和风扇,既增加了零部件的数量,又会影响汽车空间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适用于一个或单个元器件散热需要的散热结构,以简化结构、减小空间占用和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覆盖于一个或多个发热元器件上方的盖板1,盖板背向发热元器件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块脊板2,所有脊板垂直于盖板上且相邻脊板之间留有通风间隙;散热风扇3安装于盖板上且其出风口与全部或部分通风间隙的一端相对,与出风口相对的脊板包括中心脊板21、多段脊板22和短脊板23,中心脊板的端部位于散热风扇吹风口处并沿出风口中心线延伸,多段脊板包括从吹风口处平行中心脊板延伸的始段、从始段末端向外侧延伸的弧段和从弧段末端平行中心脊板延伸至另一端的末段,短脊板设置于相邻多段脊板的弧段和末段之间或多段脊板的弧段和末段与中心脊板之间,且短脊板平行与中心脊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结构,将传统正对发热元器件设置的散热风扇更改为侧向设置,同时使全部或部分与散热风扇相对的脊板设置有弧形段,从而增加散热风扇能够影响的脊板面积,另外,弧形段脊板的设置会增加相邻脊板之间通风间隙的宽度,为此又在这里宽度过大的通风间隙处增加长度较小的短脊板,由此进一步提高散热面积。工作时,散热风扇吹出的风分别沿不同通风间隙处的其中一端流向另一端,从而提高流动风的顺畅性以及通风效率,进而提高散热效果。可见,通过该散热结构的使用,既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又可以方便地满足多个发热元器件的散热需要,从而减小散热结构的空间占用需要并使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另外,在传统散热结构的风扇安装之中,需要在风扇背面安装风扇盖,但对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结构,则可以取消传统风扇盖的设置需要,而以盖板直接盖住风扇即可,这有利于保证工作效果的同时减少零部件数量和装配需要,并进一步减小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2是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脊板的形状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风扇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流动风的风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7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太阳能电池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变换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