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326825.3 | 申请日: | 2019-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9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安县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00;B01D53/00;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李行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埋场 气体 回收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和气体检测仪,所述进气口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气阀,所述进气管下方固定安装有冷凝罐,所述冷凝罐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过滤膜,所述排污管道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排污管道下方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气体检测仪正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急停按钮,所述气体检测仪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气液分离器右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箱体右侧固定安装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右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同时可以提高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的效率,保证气体净化后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填埋气体的利用以成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项目。在节约了大量能源的同时,又对环境的污染进行的治理,一举两得,但是,填埋气体含有大量的杂质,不能直接进行利用,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程序。而现有的填埋气体回收净化装置,普遍存在安装技术复杂,不能够有效的对填埋气体进行净化处理等缺陷,不具备让每一个垃圾填埋场都能使用的条件。依然有大量的垃圾填埋场无法有效的回收净化填埋气体,不利于环境污染的治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埋场气体回收净化装置,包括进气管、气体检测仪和排污管道,所述进气管上方固定安装有进气阀,所述进气管下方固定安装有冷凝罐,所述冷凝罐内部固定安装有生物过滤膜,所述排污管道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左侧活动安装有转动手柄,所述排污管道下方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下方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上方固定安装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正面右侧固定安装有急停按钮,所述气体检测仪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方固定安装有按键,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气液分离器右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右侧固定安装有换热器,所述箱体右侧固定安装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右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气体检测仪活动安装在箱体顶部设置的凹槽内,便于气体检测仪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的,所述冷凝罐右侧通过转动手柄与排污管道活动连接,便于冷凝罐和排污管道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后期对冷凝罐的维修保养。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为U型结构,防止污水进入换热器内,可以有效的实现气液分离。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道与冷凝罐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避免污气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实现便于安装和移动,而且使用安全性能高,可以有效的回收净化填埋场气体,通过设置生物过滤膜,将填埋场的污染物降解,提高了气体净化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设置转动手柄,可以便于安装和拆卸冷凝罐和箱体,通过设置万向轮,箱体可以自由移动,并且便于后期对箱体的维修保养,通过设置气体检测仪,监测气体的成分和含量,当整个装置出现泄漏时,可以按下急停按钮,停止净化装置的运行,可以避免填埋场气体的泄漏,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为U型结构,防止污水进入换热器内,可以有效的实现气液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检测仪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安县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安县创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68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