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量注射泵推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6637.0 | 申请日: | 201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5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剑;朱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20 | 分类号: | A61M5/20;A61M5/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 注射 推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注射泵推进结构,包括注射泵壳体和设置于注射泵壳体的注射筒,注射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注射壳体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塞杆的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推柄和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套筒和伸缩杆以及弹性回复件,套筒套接于伸缩杆的外部,伸缩杆固设有驱动板,弹性回复件设置于驱动板和套管之间;伸缩杆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抵接块,多个抵接块以伸缩杆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抵接块远离伸缩杆的一端相互远离,抵接块的一端与伸缩杆铰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伸缩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其具有能够调节推柄和注射筒之间距离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量输注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量注射泵推进结构。
背景技术
微量注射泵为一种便于经注射器将药液微量持续输入人体的装置,注射器以其针筒置于微量注射泵壳体上,并以其上凸缘嵌卡于壳体的嵌槽内以定位于微量注射泵的壳体;注射器的活塞与微量注射泵的推进机构连接,并在推进机构的推动下持续将药液注入人体内。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88178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精密注射泵,包括泵体、步进电机、光电开关及以螺纹相配合的丝杆和螺母组成的传动机构,丝杆通过联合器可与步进电机相连接并随之旋转,螺母固定在一个可沿丝杆移动的支架上;针筒型泵体的活塞杆外端与螺母固定在同一个支架上,丝杆的两侧设有与之平行的一对水平滑柱,支架还同时与两水平滑柱活动连接,并可沿水平滑柱滑动;支架下端的定位销作为光电开关的触发机构。
虽然该精密注射泵通过电机带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实现进样,采用丝杆螺母传动方式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螺母的直线运动,经电气控制可以实现精确微量进样。当针筒型泵体内部的药液输入完成后需要将针筒型泵体取下,需要将支架恢复原来的位置,由于该精密注射泵通过丝杆螺母传动方式支架带动针筒型泵体的活塞杆挤压针筒型泵体内部的药液,在需要调节支恢复原位时,只能通过反向驱动电机,带动支架运动;通过驱动电机正转或反转才能实现支架与针筒型泵体之间距离的调节,进而不利于调节支架与针筒型泵体之间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量注射泵推进结构,其具有能够调节推柄和注射筒之间距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微量注射泵推进结构,包括注射泵壳体和设置于注射泵壳体的注射筒,所述注射筒内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注射泵壳体设置有用于推动活塞杆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柄和驱动推柄运动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筒和伸缩杆以及弹性回复件,所述套筒套接于伸缩杆的外部,所述伸缩杆固设有用于解除弹性回复件自然状态的驱动板,所述弹性回复件设置于驱动板和套筒之间;所述伸缩杆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抵接块,多个所述抵接块以伸缩杆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抵接块远离伸缩杆的一端相互远离,所述抵接块呈倾斜设置,所述抵接块的一端与伸缩杆铰接、另一端与套筒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抵接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使活塞杆远离注射筒的一端与推柄连接,通过驱动组件解除抵接块和套筒之间的连接状态,从而解除伸缩杆和套筒之间的连接,推动伸缩杆,在伸缩杆的作用下,弹性回复件处于非自然状态,伸缩杆带动推柄向靠近注射筒的一侧移动,实现活塞杆对注射筒内药液的推动,便于将注射筒内部的药液输送到人体中;当注射完成后,解除对伸缩杆的作用,弹性回复件回复自然状态,弹性回复件带动伸缩杆回复原位;当需要固定推柄和注射筒之间的距离在一定位置时,通过调节伸缩杆和套筒之间的距离,当伸缩杆带动推柄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使抵接块重新和套筒连接,从而实现伸缩杆和套筒之间的位置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调节推柄和注射筒之间距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的内周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抵接块设置有与套筒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抵接块远离伸缩杆的一端和套筒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6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