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326019.6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婧;曹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立普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冷装置,包括内管、外管、螺旋弯管、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内管供载冷流体流过;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侧;螺旋弯管盘绕于内管与外管之间,螺旋弯管的两端与外管内壁固连,外管上与螺旋弯管的管口对应位置设有开口;两个第一端盖分别固定于外管两端,并与内管的外表面固定相连,两个第一端盖、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一腔体,腔体内填充保温材料,内管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端盖;两个第二端盖分别密封固定于螺旋弯管的两端管口处,螺旋弯管内用以容纳相变蓄冷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弯管内的相变蓄冷介质与内管内的载冷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最大程度的提高蓄冷装置的有效利用率,以达到小容量高效率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变蓄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蓄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供应高峰不足而低谷过剩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电网负荷率在不断下降。我国政府部门实行了电力供应峰谷不同电价的政策,就是为了引导用户避峰用电。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蓄冷技术进行“移峰填谷”,是缓解电力建设和新增用电矛盾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各地区配合出台有关促进蓄冷空调工程发展的政策,推动了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国家电网公司近年来相继召开几次有关蓄冷空调的技术交流会,指出继续大力推广蓄冷空调技术、充分运用价格杠杆以鼓励用户采用蓄冷空调的必要性。各地峰谷电价实施范围的扩大和峰谷电价比的加大,为蓄冷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力蓄冷技术不仅仅是应对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的有效手段,即便在电力供应的充足时期,蓄冷技术也是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移峰填谷”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很多已建成的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工程,由于精心的设计、施工和运行,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而且在“移峰填谷”、节省运行费用、减少变电设备投资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蓄冷储能提供了低温冷源,为低温送风技术的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蓄冷技术与低温送风技术相结合,既可以有效减小峰谷差,又可以节省初投资,是目前国际暖通空调行业公认的值得广泛应用的技术。我国十分注重发展低温送风技术,目前已经有20余个冰蓄冷空调工程采用了大温差和低温送风系统。一些机构对大温差和低温送风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研究工作,并建立了实验室。有些厂家则开始生产和供应大温差和低温送风的末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冷装置,极大地提高蓄冷效果,以达到小容量高效率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冷装置,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供载冷流体流过;
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
螺旋弯管,所述螺旋弯管盘绕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螺旋弯管的两端为直线型管,所述螺旋弯管的两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外管上与所述螺旋弯管的管口对应位置设有开口;
第一端盖,两个所述第一端盖分别固定于所述外管的两端,并与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固定相连,两个所述第一端盖、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保温材料,所述内管的两端穿过两个所述第一端盖;
第二端盖,两个所述第二端盖分别密封固定于所述螺旋弯管的两端管口处,所述螺旋弯管内用以容纳相变蓄冷介质。
优选地,所述螺旋弯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蓄冷装置基于相变蓄冷介质的相变储能性质,通过螺旋弯管内的相变蓄冷介质与内管内的载冷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最大程度的提高蓄冷装置的有效利用率,以达到小容量高效率的目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326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